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传播学视角下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移动互联网将人们从传统桌面互联网前解放出来,催生了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形态,其在通信、社交、娱乐、新闻、商务等各方面的应用与创新,使人们进入了“后PC时代”。

  一、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移动互联网具备多种传播优势,已成为受众最青睐的媒介形态之一。

  (1)移动性。移动互联网最基本的特征即移动性。传统桌面互联网是人随网走,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提供网络服务。而移动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手持终端设备获取网络内容,真正做到了网随人动。

  (2)便携性。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最主要终端,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故而手机已成为带着体温的媒介和人体的延伸。

  (3)融合性。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互联网传媒业和移动通信业的边界,使两个传统产业融为一体。不同的传播主体被融入到移动终端,多种传播形态被兼容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及各种应用也在移动互联网中综合呈现。移动互联网成为多行业、多媒介交互融合的新型网络业态。

  (4)多样性。移动互联网应用种类繁多,可分为移动游戏、移动阅读、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视频、移动教育等内容类应用;移动语音、即时通信IM等通信类应用;移动社交SNS、移动微博等社交类应用;此外还有移动地图、移动导航、移动购物、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移动旅游、移动理财等等。

  (5)娱乐化。移动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应用,最主要集中在娱乐内容方面。手机游戏、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移动聊天等应用,为受众带来很多乐趣。

  (6)个人化。移动互联网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媒体。i-mode、iPhone、iPad,移动互联网的代表产品都以字母“i”开头,Information(信息)、Interaction(互动)、Instant(即时)等单词也都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相关。“i”即“我”,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一个明显特征——个人化。

  (7)即时性。移动网络覆盖24小时,随时可用、无处不在,可使用户永远在线,即时与他人交流互动,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8)碎片化。传统的桌面互联网往往会占用受众持续、长久、整体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因其便携、快捷的特点,可在各种活动的间隙中使用,占用的时间是短暂、零碎、分散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被充分利用。

  (9)私密性。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媒介是智能手机。手机属于个人持有终端,随身携带并可设置密码,保护隐私,用户可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

  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经典的受众研究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又叫“满足需要论”。该理论认为,受众选择性注意、接触、使用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一定动机,为了满足某些需求。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能够在更大程度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需求是人的物质需要和情感诉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后,才会去考虑安全、情感归属的需要,才会有得到尊重与认可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受众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了衣、食、住、行、安全等较低层次需求,也涵盖了社交与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受众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中获取并处理信息,进行人际沟通,也可以购物、打车,满足生活中的一些需要。例如,网上商城购物、团购、饭店预订、位置服务(如导航)等移动互联网需求可以满足受众基本的生理需求。微博、微信、SNS、论坛、电子邮件等应用可以满足受众的社交归属需求。

  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理财等应用可以满足受众的'尊重需求。移动游戏、移动音乐、视频、在线教育、数字报纸、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等可以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另外,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分类的角度分析,可以把移动互联网受众需求划分为信息获取、人际交流、休闲娱乐、商务交易等几个方面。通过网页浏览、移动搜索、移动阅读等应用,受众可以快速搜索到所需信息。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移动微博、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等工具,受众可以方便地进行人际交往。受众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商贸交易,也可以获取游戏、视频等大量休闲娱乐项目。移动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给受众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三、移动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及建议

  经调查研究显示,移动互联网需求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方面。各种娱乐需求是受众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需求,此外微信、移动QQ等通讯应用的普及率和应用率也很高。有的受众甚至每天机不离手,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移动互联网上,严重者已变身为“媒介依存症”一族。过度使用移动互联网,不仅会浪费时间、金钱,也会损害身体健康。部分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失衡现象,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受众应该加强媒介自律,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合理使用移动互联网,政府、媒体、社会也要积极引导,尽量减少移动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传播学视角下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传播学视角下典籍英译探讨论文

2.互联网的研究论文

3.移动平台视角下电力营销系统的运用论文

4.“互联网+”下优化纳税公共服务的研究论文

5.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6.文化安全视角下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的论文

7.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动力论文

8.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品牌关系的研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3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