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校园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1)谈到校园文化,我们要先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
(2)高校和文化有天然的紧密关系。高校对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养一样,是高校与生俱来的功能。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大学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需要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
(3)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程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有责任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大批教授的辛勤劳动,同时更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和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大学校园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校园设施文化、校园文学文化、校园学术文化、校园艺术文化、校园娱乐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校园道德文化[2]。以上种种校园文化方式相结合,整体上反映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我国目前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创新与落实。
2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创新研究
校园文化不是一项笼统的工程,其具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的特点。发展和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另外还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高校着力于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不断地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此更加全方位的推行素质教育活动,科学的改进校园文化活动,细致的构建教育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问题,涉及全体学生的素质,精神风貌诸种问题。很多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校园文化所体现的育人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师生为参与主体的优秀的校园文化体系,再加上校园环境的地理空间以及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群体文化,是高校育人重要途径。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提升学校学生层次和品味的关键所在,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3大学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1)大学校园文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准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凸显,也就是说,大学在做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加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地方经济的繁荣昌盛又会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这双赢的发展目标。
(2)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早在19世纪初,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就提出,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的人才资源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教育与科研之外的又一职能,这也是地方发展需求的一种必然趋势。
(3)高校要全面的发展学科、人才和科研的优势,用于面向地方,开展应用型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高校要确定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紧密的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不仅会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明确科研方向。高等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任。科研定位准确,科研方向明晰,就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
(2)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探索产学研模式。在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主动地服务地方经济,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锻炼了高校教资队伍,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走上社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为企业服务,高校与众多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及技术支持。更好的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4)密切联系地方的行政部门,在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社会服务的当今社会,文化显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生产要素,高校是创造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园地。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处、园林处等行政职能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地域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建设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5)重视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系部、学生“三赢局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寻求产学研合作项目。让企业界有突出成就的人士来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讲师,给学生讲授实践知识和技能。倡导“案例教学”,即把实际设计案例带入课堂,结合学生课堂作业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过来高校学生又可以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助于其明确定位、履行使命、凸显价值。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本职责任,这项责任一定会在经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坚持不变、永恒的主题,我们所有教研工作人员的工作将是任重而道远。
4结束语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使每个学生生活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对学生时代性格的塑造。通过努力,培养出有着崇高理想的、有高度创造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对祖国未来的建设可以做出突出贡献的有用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灿莉、李双红、王光厚.精雕细琢育英才——安师大思政教育实现“三个课堂”联动创新[J].安徽教育.2010.10:22-24.
[2]赵子华.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实证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8.07:30-31.
【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