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原型与意义推断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 要:制约 表1典型性测试结果描述[本族语者(NS)与中国英语学习者(NNS)的对比。

  表中描述项目按照平均值的递减顺序展示。通过分值的平均数和众数来判断范畴成员的典型性,并将频率、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作为受试在范畴成员典型性认定一致性的参照。

  可见,所有受试对break的原型识别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众数都是5而且选择5(非常典型)和4(典型)的累计百分比分别达到了100%和89.2%:但对于具有争议的用法和非典型的用法,受试的判断差异很大,该结果印证了自由造句结果。

  (三)独立样本T测试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对动词break的意义推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为000(p<0.05),小于,05的显著水平,同时可信区间值不包含0,可见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意义推断与本族语者的意义推断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支持和验证了自由造句测试以及典型性判断测试所呈现出的差异。

  (四)皮尔逊相关分析

  为了判断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意义推断与母语思维模式是否相关,对数据结果作了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性测试——可译性测试相关系数表

  **表示该相关系数在a=0.01水平上是显著的(双尾检验)。

  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break用法的典型性判断测试与可译性判断呈正相关。可见,虽然两种语言背景的受试对于多义基本动词break的原型识别一致,但是二者的意义推断却有本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确认了母语是影响意义推断的因素之一。这一点也证实了Kellerman的观点,即: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意识与可译性相关。Qi也有类似的阐述:当解释和使用第二语言时,学习者可能会通过使用同源词或翻译对等词汇来启动其现有的社会、心理、语言机制。

  四、数据统计主要结论

  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一)Aithchinson通过对比欧洲的英语学习者对家具、蔬菜等范畴的原型识别与英国本土者的不同,发现在同一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某一范畴原型的识别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成人语言学习者,即使其语言水平已经很高,其原型识别仍然受到其文化和语言的影响。

  但是本研究发现,对于动词break的多义范畴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它的原型识别与本族语者一致。

  (二)虽然对于该动词的范畴原型识别一致,但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其意义推断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部分证实了以上所提到的Aitchinson的文化影响原型的观点,但是凸显了文化与母语对多义词汇非原型意义推断的重要作用,而这一点也被可译性测试与典型测试结果的正相关证实。

  五、启示与讨论

  (一)中国学习者的语言推断特点

  一万多字的某重点大学学生作文和中国学习者语料库调查(CLEC,Chinese Leamer English Courpus)结果都显示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1、中国学习者总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语言思维与母语绝对对等的用法和搭配,如break the cup,break therecord等,而当词汇的中英文意义推断不能完全对等时,学生选择了错误的搭配或者放弃使用,如break the link、breakthenews等。

  2、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能够掌握那些在课本中以词组或固定搭配反复出现的搭配,虽然这些用法并不符合母语的思维习惯,如break the law,break the promise,break therule等。对比BNC(Bfitish National Corpus)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的意义用法缺乏意义推断认知机制的激励,而出现孤立选择和反复、机械使用的特点,而本族语言中该动词的使用则更为广泛和灵活,并且可以看一定的推断规律,如break the chains,break the principle,break the habit等。

  (二)本族语意义推断的指导机制

  对比BNC和CLEC,可以看出本族语者的意义推断虽然并非完全能够预测,但绝对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动词break的多义范畴是以其接物理名词为原型,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的激励而实现的,如从打破有形的杯子到无形的锁链(chains),习惯(habit)等对人构成束缚的东西,从人的身体的受伤(如break a leg)到人的精神的崩溃(She broke downunder pressure)。

  多义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并且往往是非核心的意义使输出的`语言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因此语言学习的重点应凸显原型意义与其他意义的联系,以及其推断过程的规律等,而单词的记忆更不能通过单词列表的顺序孤立地进行。

  正像Lakoff所言:由于学习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激活的内容要比学习随意、孤立的东西难得多,人类的概念和语言系统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多方面的理据支持(motivated),隐喻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多义拓展方式。Sweetser提出的隐喻MIND AS BODY,以有形的实体表达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grasping an idea或holding a thought的规律。她也讨论了一些感官动词从修饰有形的实体向抽象心智的转化趋势,例如seeing as understanding,hearing as payingattention to,tasting as choosing,expressing preferences。由此,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breaking as violating,所以有breakthe cup的原型意义,也有break the rules,break the law的非原型意义,而且这些意义之间有许多必然的联系,蕴含了有趣的规律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原型与意义推断论文】相关文章:

1.If条件句的原型论文

2.《文身的原初意义:中华古礼的原型》阅读题的答案

3.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

4.设计的任务与意义论文

5.推断的解释及造句

6.数学推断练习题

7.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意义

8.西厢记张生原型元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593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