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数据”成为各行各业包括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媒介,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使得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成为必然。数据和数据分析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数据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做了简单的分析总结。
西方高等教育经历了近800年的努力,在规模与质量上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办法和经验。中国高等教育也同样按照规模与质量交替螺旋上升的轨迹往前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在突破了规模大关后,也在积极探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道路。
一、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1.显性状态存在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使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成为必然。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开始着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至2011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用户手册》,填报表格和数据项内涵,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工作正式在全国展开,包括新建本科院校。
其中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因其按照教育教学工作内在的基本规律,以数据集的方式,具有逻辑性地、系统地反映了高等学校教学运行基本状态。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集在数据层次上包括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宏观数据,涉及师生信息、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图书资料、科研设备等内部微观数据,涵盖了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师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七大方面70张表格数据。
2.隐形状态存在的“教育教学间接数据”
高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使得教师和管理人员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改进工作中,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弹性、可调适性等管理手段以及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开始被人们重视,并在实践中有效地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
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注重适度、协调、整合、协作、激励、个性、内在等,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咨询、座谈、访问、调查、活动以及工作累积等掌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不过这类信息要经过统计、分类、甄别、总结等二次加工才能形成数据。
3.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大数据”
处于“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同样要从“大数据”的角度,用“大数据”思维和工具方式来审视和对待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人们对“大数据”的一般认识是海量数据,这一认识是具有局限性的。尤其在高校,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无论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还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间接性数据,都不是海量级。
因此,我们要调整和充实的是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方法论问题,即要充分认识“大数据”是一种在质量管理中问题关联性分析的方法。
在高校,我们关注的不是数据量级的“大”,而是数据的全面,要关注教育教学管理中空间维度的多角度、多层次,关注时间维度的持续性,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实现对质量问题的聚焦。
二、数据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数据使高校教育教学状态与成效更具开放性,有助于政府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社会监督
2011年,教高〔2011〕9 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作用”。该文件规定的出台,不仅表明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可信赖的“官方身份”,又明确了它的功能,展示了良好的开放性——采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有利于国家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常态监控,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利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完善区域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
2.数据使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的相关性更加清晰,有助于激发新管理和新服务功能
在高校,无论是显性数据还是隐性数据,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创造了可量化的维度。层次和角度的多样和全面,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数据尽可能地被关注、采集、统计和分析,包括我们以前或现在认为的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搭不上边的事务的关注统计。数据的丰富,使得与“质量”相关的事务变得更加多样、清晰成为一种可能。
3.数据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更具科学性,有助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一是保证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质量建设的针对性。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数据尤其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因其采集的原因、来源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所以其数据集一方面“可提供不同时期各种数据的查询服务,为学校形成各种文件和决定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以客观、直观的数据来保证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这一数据集约有100个数据项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相关,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高校能够对自身的.办学水平、条件,师资等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通过参照评估指标的各项内涵,高校可以较为清晰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建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改进监控效果。
二是有助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教学数据采集工作已辐射到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教育教学保障等方面。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工作,学校情况、学科专业情况、师生信息、开课情况等各环节紧密相扣,每个数据单项都有定性和定量的采集标准,同时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之外的数据(沟通、协调、咨询、交流、维修等数据),也弥补了描述性数据的不足,这使得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得以充分体现。
4.数据使高校内部有效形成组织间协同共进的局面,有助于改进质量观
高校在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清晰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后,与理念、定位相一致的统一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指导着各级组织、各项活动和各类评价的进行,高校将上述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经过采集和储备,简化为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数据,通过开发分析,将数据转化成为管理监控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设计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培养效果质量等各环节教育教学质量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各组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与反馈,在质量目标一致指向的前提下,经过沟通与协作,不断修整和改进,有效形成协同共进的局面。同时,改进质量观,使全组织、全员由局部质量观走向整体质量观,用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数据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58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