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并结合当前国家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于如何改革创新汉语言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关键词:教育改革;汉语言
为了响应党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教育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纵观高校汉语言教学现状,存在教学模式老套,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汉语言教学的现在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改革创新汉语言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传统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要求教师要严格按照“教”与“学”相结合的方针,按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和素质水平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施教。现在的汉语言教学中,教师完全按照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知识,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削弱了汉语言教学的效果。另外,由于部分学校受自身硬件条件的限制,使得汉语言教学缺乏现代化、数字化的教学手段,没有利用和发挥现在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教学中作用,致使教学效果和质量不太理想。
2、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单一
在目前的汉语言教学中,大多教师还在沿用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讲解缺乏趣味,没有将“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出现厌学情绪,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另外,汉语言专业课程结构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完善,现在的汉语言课程结构单一,大多是理论性的课程,缺少那些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够“纸上谈兵”,不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与水平不高
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庞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驾驭汉语言教学的能力,现在的教师由于自身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很好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教师在讲授汉语言知识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魅力,使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教师讲课方式总是按照课本大纲按部就班的讲授知识,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生的空间,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对于汉语言教学产生厌烦情绪,使汉语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改革创新汉语言教学的建议
1、加强汉语言专业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
目前汉语言教师的教育理念还紧紧停留在传统式的应试教育模式上,虽然有些地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摸索出了独有的教学技巧,但是这些教学技巧的实践性、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要加强汉语言教育专业老师的教育理念的培训,增强汉语言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育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最终达到实现提高汉语言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目标。
2、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目前的汉语言专业课程的设计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现实问题解决分析的能力,因此为了达到培养高层次、专业性的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这一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设计改革。针对目前课程的缺陷,应该增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例如公文写作、中外诗词鉴赏、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美学、艺术学等,通过这些辅助性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缓和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好的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3、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汉语言教师在教师实践活动中,应该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并结合所教授学生目标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采取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互动教学法:即要求教师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强化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师生共同质疑、相互质疑;自主式教学法: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汉语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课件、讲义、考试试题、学生优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源,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另外,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汉语言教育改革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6.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52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