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于姿势、表情、眼神、板书等非言语符号系统,以传递某种信息来影响学生的手段。非言语行为传递着“非言语信息”。实践证明:课堂上信息的总效果=7%的说话内容+38%的说话语调+55%的面部表情。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属于非言语行为的面部表情的作用比言语行为的作用更大,运用得恰当,其课堂教学效果将更佳。
一、笑容营造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情境的优劣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教师的表情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据美国保罗韦地博士的调查,在好教师的12种素质中,有两种是与教师的“微笑”有关:
一种是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另一种是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舒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若能面带笑容进行讲课,用自己的`热情积极去感染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良好的心理环境,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在本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所接手的那个班级大多数学生属于中下等生,且都表现出一种厌学情绪。于是,他便采用了微笑教学法来融洽师生关系,特别是对那些失去信心的学生,采用了微笑提问、微笑肯定、微笑批评、微笑启发、微笑辅导的“五微笑”教学法,使学生心情轻松、心智开启、学习情绪高涨。经过一年的努力,该班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及格率达到98%,若非这样,该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和提问题时总摆出严威的面孔,声色俱厉,使学生的心情受到压抑,让学生处在情绪紧张的状态中学习,其教学效果必然就可想而知了。
二、目光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光是指眼睛的神采和眼神的流动。课堂教学中,目光的运用是教师最常用、最有效的利用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即用眼睛“说话”。所以,教师运用目光时姿势要活、要尖、要深。教师运用目光还可充分利用视觉的补偿作用,使教师积极输出的信息更好地转化为学生主动输入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当提问时,学生缺乏勇气不敢起来回答,教师可在使用鼓励性语言的同时,再以热情的目光加以辅助性的期待,让学生在言语肯定的同时,再加上赞扬的目光给予鼓励,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了。
教师还可运用目光来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又如,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时,如果教师大声训斥,叫其站立或指名批评,不仅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时,教师可突然中断言语传授片刻,用责备的目光对个别学生进行警告提醒,使他的注意力指向讲课内容,达到使学生注意听讲而又不影响别人听课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亲切和蔼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感到老师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同时还给学生一种“老师就在身边”的感觉,在师生目光的短暂对视中,时刻传达着教师亲切、慈祥、友好的信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全身心投入于教与学之中。
三、恰当运用体态,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姿势这种非言语行为与有声语言进行有机配合,达到以音显形,以形扬音,形成立体感的审美教学效应。
例如,可用手势进行教学。在指名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教师在“请”字脱口的同时,配合手掌向上一抬的动作,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立即起立,充满信心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手势如同音乐课上教师的指挥棒,它能代替学生已明白的自然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指示。
讲课时,可借助特殊的手势辅助说明,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某种教学活动及获取教学信息。如把手指向前一伸,就能指出黑板上板书的教学重点。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点头示意,是表示满意和赞赏,并有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之意;当巡视辅导学生时,教师略弯腰倾向于学生,是表示诚意和耐心,可以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还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反之,在讲课时,有的教师身体不端正,甚至坐在椅子上或靠在课桌旁,或行动疲乏无力,这样会减弱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和知识传授的可信度,涣散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损教师形象。当然,体姿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否则,会使这种非言语行为显得多余、徒劳,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充分发挥板书作用,其教学效果无穷
板书包括板画是一种书面语言。板书是运用文字、色彩、线条、形状等构成图文并茂的空间语言信息。它是紧密配合口头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而形成视听兼具的教学艺术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例如,学生的作业做错了,可以把其错误原原本本地抄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讲评纠正。教学过程中,板书艺术要求边讲边写,要尽量使板书与口头语言相结合,以增强教学语言的节奏感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是相辅相成的,运用得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巧用非言语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9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