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发挥。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运用电教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广大教师在新时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电教手段激发探索强化拓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材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生动、直观、动感强,它以其特有的功能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创设丰富的情境,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兴奋起来”。根据这一心理特征,结合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可感性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在课上先安排一些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录像片和幻灯片,为学生展现鲜明、直观、新奇的科学现象,从而诱发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迅速召唤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恰当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浓厚的兴趣中展开思维,主动学习。
如教学《七色光》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这样内容的课件: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同学们在欣赏彩虹的同时脑海里会立即产生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进入接受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的情境。这时,再通过喷雾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分析推想彩虹形成的真正原因,从而揭开彩虹的秘密,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穿越时空,探索奥秘
有些事物的发展变化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去了解,由于受能力、智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内容,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日食和月食》一课,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变化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单凭静止地推测,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设定一定运动轨迹使地球、月球动起来,再现三个天体之间相互位置的移动,并加入优美的音乐和精练的解说。教学时,笔者单击鼠标,这样在屏幕上就清晰地展示出日食的成因: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投在地球上,出在月影里的人被遮住了视线,这样就形成了日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被这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和形象的声音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们个个兴趣盎然,思维也极其活跃,课件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透明教学,强化效果
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小学生想象概括能力差。在科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理解认识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教师难以讲清、学生弄不懂的问题。 如教学《消化器官》一课时在教学中如果仅是让学生参照插图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作用的理解仍是“模糊的”、“片面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小肠的消化、吸收作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学生往往对从来没有直接感知的事物会索然无味、缺乏直接动力,失去学习兴趣。考虑到这一难点,教学中笔者适时出示了这样的课件:《香蕉旅行记》。从口腔出发,途中它碰到了许多忙碌可爱的'小人。有的在用高压水枪喷水,它们是口腔、胃、小肠、大肠在分泌消化液,有的提着水桶四处运输,它们是小肠吸收营养输送到身体个部分。这样,整个画面动起来,,再配以略显夸张的语言,极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变小为大,帮助认知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实物投影,把教师的示范过程变“小”为“大”在屏幕上,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实验和探究科学的奥秘。如教学《种子的构造》、《花的构造》时,笔者巧妙地运用了实物投影进行种子、花的解剖演示,使学生在正确的实验指导下,自己进行解剖观察,不仅了解种子和花的构造,而且为学习《种子的萌发》以及《果实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不仅学生印象深刻,也提高了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活跃思维,启发创新
任何发明和发现,首先建立在发散思维上,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儿童拓出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声音的产生》一课随着课件演示,银幕展现出一幅幅彩色画面:绿水青山,田园禾苗如茵,走兽出没,各种各样的岩石下,昆虫生息。五彩缤纷的花草丛中,蝴蝶飞舞配以咯咯蛙叫,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哗哗流水等科学音响。然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实验,方法越多越好。如此,儿童的思维得以激活,兴致勃勃地忙活起来。有的用小鼓、黄豆实验,有的用音叉、水槽实验,有的用小瓶、塑料泡膜实验学生兴趣盎然,殊途同归,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六、拓展延伸,丰富内容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内知识。我借助电教媒体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导向课外。
例如教学《鱼》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鱼的共同特征。课前笔者收集了许多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鱼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观察到了名目繁多的书本上没有的鱼,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辨认、综合,感受充分,概括出鱼的共同特征。这样,借助电教手段,增加了课堂容量,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激起了他们观察研究的兴趣。教学结尾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来自《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告诉他们这些书上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9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