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国内英汉隐喻比较研究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隐喻存在具有普遍性

  不仅频繁出现在日常用语中,亦存在于专业领域语言中。从普通用途英语(EGP)和特殊用途英语(ESP)的角度,我们认为涉及的隐喻还可分为普通隐喻和专业领域隐喻。例如,针对英汉体育报道、英汉财经报道、英汉学术书评、英汉科技语言等领域内隐喻的对比研究,大大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范畴。综上分析,近年对英汉隐喻类型的对比研究仍相对缺乏。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已有的隐喻分类和标准,同时应更多关注英汉隐喻类型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二、研究层面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标

  跨层面多维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必要。早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词汇层面,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扩展到了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不同层面[4]。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认知层面、文化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基本跟上了国外隐喻研究的步伐。客观来说,不同的研究层面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均有其价值所在。隐喻研究层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因素。

  三、隐喻理论与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对造成异同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隐喻类型研究和跨层面研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理顺近年研究中隐喻理论的应用,探讨其对英汉隐喻“异”和“同”的阐释力。

  (一)隐喻理论的应用和探索

  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主要涉及现代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理论及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1.现代隐喻学理论。具体主要有Lakoff与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论,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5],Johnson(1987)的意象图式理论[6],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7],Fauconnier与Turner(1998[8];2002[9])的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是用来阐释隐喻语言的常规模式。由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单一的,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对隐喻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概念合成理论则从两个心理空间开始,建立跨空间映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建立层创结构以实现认知运演,弥补了意象图式理论映射单一性的不足。此外,Talmy(2000)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10]在英汉隐喻运动表达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2.语法隐喻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该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隐喻研究的范围。他认为隐喻不仅出现在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当语法形式或语法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1999年,Halliday和Mathiessen提出新的语法隐喻体系[11],详细地论述了语法隐喻的本质、种类、意义等。从本研究选取的论文看,语法隐喻理论在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多。因此,从语法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隐喻(类型)对比研究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3.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语言世界观。很多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作了对比研究,但对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则很少被论及。陈家旭(2006)[12]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反映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能从哲学的高度解释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根本性问题。语言世界观的问题是由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概括地讲,语言世界观的主要观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语言世界观与语言的民族性是一致的。语言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语言是各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间的对比就意味着世界观的对比。因此,应更加注重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第二,语言世界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更强调语言的个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见,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不仅要注重共性的对比,更要注重个性差异的对比。本研究选取的论文中,约79%采用了现代隐喻学理论,从词汇、语法、语篇、认知,文化等层面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构建与作用机制,并阐释了造成异同的动因;约15%的论文采用了语法隐喻理论,主要对英汉情态隐喻、英汉语气隐喻、英汉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隐喻,以及英汉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类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探索方面的论文则仅占6%,可见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构建方面略显薄弱。

  (二)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综合上述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语言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导致英汉隐喻存在“同”和“异”。例如,汉语中能够被隐喻为名词的动词总数明显低于英语,英语具有“名词优势”,而汉语有“动词中心”的特征,因而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法隐喻存在差异。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大环境不同。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英汉两族人民在进行隐喻认知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对情感的概念隐喻化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独特的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化认知。3.人类的生理构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相似性,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类似的身体体验及物质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基于共识文化就产生了语言和认知上相似的隐喻。例如,许多与身体部位相关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相同的认知策略。4.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倾向,势必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13]。人类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得以迅速发展,某种语言特有的隐喻映射会进入另一种语言,为他国人民所接受[14]。比如,中国人常说的“风水”已经融入英语词汇(fengshui);英语中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软着陆”(softlanding)、“牛市”(abullmarket)、“熊市”(abearmarket)、“峰会”(summitmeeting)等隐喻已经在多种语言中体现。

  四、跨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

  在当今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下,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应在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虽然隐喻研究早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5],但是近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基本属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分支。由此可见,跨学科视角的隐喻研究仍有提升的空间,有助于扩充和完善隐喻理论,可为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对隐喻的语用特性及其翻译的研究等。

  五、结语

  本研究仅从隐喻类型、研究层面、隐喻理论、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初步分析了近十年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现状,并论及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对英汉隐喻现象及其类型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的研究;第二,兼顾普通隐喻和专业领域隐喻的研究;第三,从词汇、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角度,开展多层面对比研究;第四,继续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进行完善和探索;第五,重视跨学科视角的研究、实证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同时,后续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应更加注重研究的应用价值。

【国内英汉隐喻比较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2.透过交往行为理论看隐喻的英汉翻译论文

3.现实的隐喻性论文

4.概念隐喻理论下温度隐喻的研究论文

5.隐喻翻译研究论文

6.心理语言学隐喻理解论文

7.晴雯与小红形象比较研究论文

8.英汉翻译主位理论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90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