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粉丝参与性
深度参与是粉丝文化的首要特征,詹金斯1992曾在《文本剽窃者》一书中对电视粉丝的参与文化进行了剖析,他指出文化产品的粉丝不仅阅读或观看,而且乐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对原文本进行改编和再创作,从而生产出自己的文化产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粉丝社区的观察也发现,粉丝会在社区内发布自己的见解,分享再创作的作品,他们并非被动的接受电视剧、歌曲、电影文化等产品,而是通过深度参与形成互动,并自发制定专业的鉴赏标准,形成这个群体的独特品味,粉丝还会将这些元素带人自己的生活,声明自己的粉丝身份。粉丝深度参与使得他们与喜爱的对象更加密切,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殊意义。
二、互联网产品中粉丝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分析
粉丝相关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粉丝群体的互联网产品,一类是粉丝经常使用的互联网产品。在这些产品中粉丝的参与需求旺盛,在粉丝社区中有明显的体现,粉丝在社区中共享与明星有关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贴吧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粉丝对偶像文本进行再解读,从而形成互动话题,增加了粉丝的使用粘度。各种互联网产品中粉丝的参与情景和方式不尽相同,笔者针对几种典型产品进行了分析。
2.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在粉丝相关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粉丝参与的情景较少,同时参与的方式单一,导致粉丝不能充分发挥其参与性。粉丝的参与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观看影视作品时,粉丝看到偶像穿的衣服很喜欢,想购买同款,此时粉丝必须退出视频,去购物网站寻找偶像的同款,这样既中断了观影体验,同时又增加了购买步骤,阻碍了粉丝参与。也有为满足粉丝参与需求创造出不良体验的例子,比如弹幕视频,满屏的评论影响用户正常的观影体验,腾讯出的“中国95后‘弹幕社交’市场详细分析报告”中也显示大多数年轻人对弹幕表示反感。粉丝虽然有参与评论视频的需求,但是在保证流畅的`观影体验的前提下,杂乱无章的弹幕,并非粉丝的本意,设计更好的参与方式成为设计师的重任。
三、基于粉丝参与性在互联网产品设计策略
1.创造具有群组壁垒的网络环境
粉丝在文化产品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并制造出更高强度的意义,这和中产阶级试图与文本“保持距离的、欣赏性和批判性的态度正好相对”。为保证粉丝参与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应该创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网络环境,它应该与非粉丝群体隔离开;同时由于喜爱对象的差异,导致不同审美趣味的粉丝间发生争端,针对不同趣味的粉丝的细分设计也很重要。针对单个明星设计的口袋FAN,让粉丝处于一个与他有相同趣味的群体中,他们的参与性会被激发。
2.创建粉丝参与情景
现有的互联网产品中对粉丝参与情景考虑较少,导致粉丝的参与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从粉丝的参与情景出发可以设计新的互联网产品,还可以在现有产品里创建新的使用场景。粉丝经常实践着一种“馆藏式消费”(curatorialconsumption),即粉丝购买、收藏他们所喜爱对象的所有相关物品。分析这个过程中的粉丝参与情景,粉丝会购买或自己制作周边产品。例如,粉丝在参加演唱会前想获得应援的手灯、横幅,这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上周边商城购买,一个是自己设计制作,有能力设计的粉丝通常会选择后者,但是获得原料和制作成为一个问题;没能力制作的粉丝通常会购买手灯、横幅。如果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粉丝的这种创造力与购买习惯,设计一个粉丝的周边产品众包平台,让粉丝自己设计周边产品,而这些周边产品最终也由粉丝购买。现有产品里也可以创建新的使用场景。例如,粉丝正在观看视频,看到其中一段是他的偶像的部分,他想将这部分视频截取下来,添加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其他粉丝。如果在设计时在加入视频截取功能,同时可以让粉丝进行简单的图文编辑,粉丝应该会觉得很有意思。
3.建立顺应粉丝参与性的操作方式
顺应粉丝的参与性并不是让粉丝参与毫无秩序的参与,为粉丝提供参与途径的同时要保证良好的体验。例如弹幕视频,粉丝无秩序的发送弹幕,影响了其他粉丝的观影体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粉丝可以发送评论,但是只会推送少量精彩的粉丝评论出现在视频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粉丝同感,一方面又保证了正常的观影体验。从粉丝的使用流程出发也可以建立新的操作方式,比如,粉丝看到某个电影视频里演员穿的衣服很好看,想购买同款,这时他需要退出视频去购物网站搜索购买,但如果此时只需点击一下视频中的衣服便可购买,就可以精简粉丝的使用流程。
四、结语
面对粉丝这样的特殊人群,什么样的互联网产品才是他们需要的,这是值得设计师思考的问题。从粉丝的参与性出发,可以发现其不同于一般受众的需求,以此发现新的设计契机,为粉丝提供符合他们需求和使用习惯的设计。
【粉丝参与性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2.互联网的研究论文
4.光本性的研究论文
5.探索性的研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