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了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解决了部分不适应高考制度的学生接受有质量保障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遇问题。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使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本文试图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十余年的经验为例,对此作出了一些探讨,以期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并有利于构建和丰富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理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管理特点
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悄然兴起。合作办学的本体在于引入了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这种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必然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之处。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是我国最早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教育机构,它十余年探索和创新的经验体现了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在管理制度建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各方面的特点。
一、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需搭建起结合中外教育体制优势的管理架构。
我国的国际化本科教育是引进国外优势教育资源的大胆尝试,这一尝试过程正是有效结合中外教育管理体制优势的过程。中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不同,同时双方办学面对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环境、国民经济状况以及教育实施对象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汲取西方尊重个体差异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多元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并借鉴外方严格教育质量监控的先进经验,使我们探索现代教育的新道路时少绕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但也不能背离在中国本土的具体环境和实际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融合双方教育管理的优点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在整体运营、管理职能设置、课程设置、成绩和学籍管理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学院整体运营是以事业单位采取企业化运作,资产国有有利于保证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和无私性,企业化运作则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设置管理职能时,学院有传统的部门和系别执行日常教学运行和管理职能,又专设各部门的质量监督职能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和体系。学院经过科学论证和研讨,对本科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部分语言课程,这既保障了原教学方案中专业课程的承接和权重关系,又尊重事实,能帮助学生克服使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课程的语言障碍。学生成绩管理方面,每门课程的考核包括出勤、作业、期中和期末四部分。作业成绩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调查、企划作业等实地操作获得,锻炼了学生组织策划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期中考试在中期检查了教学效果,既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也促使学生反省学习中的成败。通过这样不间断地努力探索,学院逐渐搭建起了能结合中外教学体制优势的管理架构。
二、教师管理方面,需兼顾和尊重中外籍教师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性,整合调动二者最大的综合实力。
合作办学在师资方面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师资结构相对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师资结构相对复杂,是指教师国别和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往往既有中教又有外教,既有全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有时还有短期客座教师等等;人员流动性较大,指外籍教师一般流动性大,也指中籍教师由于合作办学教育普遍具有企业化运作的特点,人事制度不同于传统的终身教师聘用制。以上这两点,直接给中外合作办学教师管理带来了难度,也对其教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需兼顾和尊重中外籍教师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性,整合调动二者最大的综合实力。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在教师管理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也有所体会和总结。西方的教育侧重于实践和操作,中国的教育则更关注基础和理论的培养,学院根据不同课程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师资。专业教学中,大力引进外籍师资讲授强调行业经验和动手操作的课程,同时聘用经验丰富擅长全英文教学的中籍师资讲授基础性质强的课程;语言教学中,使用中教讲授词汇、语法、学习技巧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水平,同时由外教讲授交流和演讲类课程,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纯正的口音和语感。这样的优势搭配,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外籍教师的整体协同力量,又尊重了各自特性的差异。
三、学生管理方面,需秉持宽进严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融入严格、有序的管理工作。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准入机制,使中外合作办学面对的受教育群体包括了部分高考失利者;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费用投入较高的教育方式,学生和家长对之抱有更高的回报期待,这既体现为对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的期待,也体现为对教育服务的期待。合作办学教育对象的这一现状,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管理方面,需秉持宽进严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融入严格、有序的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通过多年实践,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经验,从而设立了一套严密的学业预警和指导制度,搭设了一个互动的家长信息平台。学业预警和指导制度即按学期检查和预警学生学业情况,将学有阻碍的学生分流出来,予以有效的单独指导和督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向全英文教学环境和高等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搭设了一个互动的家长信息平台,平台即时更新学生的成绩、出勤、班主任评语、教师评语等信息,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建立与学院的直线沟通渠道。这一套学生管理思路,姿态开放,既坚持了严格的教育质量标准,又实现了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细微关怀,是国际学院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具化。
四、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需积极调动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严格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监控标准和机制,从而实现以质量取胜、谋求发展。
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命题,唯有切实保障质量,才可能求得发展。我国虽然已于2004年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并建立了年审制度,但国际化合作办学在中国毕竟不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历时尚短,相较于教育部组织的、四年一度的本科教学评估,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估和审核还缺乏国际普遍认可的完整指标体系和严密评定标准。在这种外部质量评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谋求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就需要积极调动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严格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监控标准和机制,从而实现以质量取胜、谋求发展。
质量始终是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合作办学的生命线,自创立之初,学院就主动接受国内外各级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的审核,积极参与学校和合作院方阶段性的教学工作检查,不断提炼和完善自身的内部质量监控标准和体系。2001年,学院以88分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2006年,英国国家高等教育保证署(QAA)在对我国境内中英合作教育项目的首次全面评估中,认定国际学院“教学质量全面可信赖”;2006至2007年间,国际学院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全国本科教学评估三次校内的预评估,取得了二等的好成绩;合作校方定期访问学院,期间通过听取汇报、与师生座谈、课程视导、抽查作业和成绩等方式,检查和监督学院的教学管理质量。借势于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学院建立起了严密的内部质量监控标准:成绩考核实施全过程的双标准,学业中期分流的预警和指导标准,测评教师教学质量广幅度、多层级的标准。为进一步保障各项质量监控标准的有效实施,学院又配套以日常监控结合定期监控、单项评估结合综合评估、定性评估结合定量评估的内部监控机制。如此一番内外兼修,国际学院才得以用可靠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产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新事物,本身具有探索和创新的性质,其教学管理决不是仅将工作语言替换为某种外语的传统教学管理,它融合西方优势教育资源的过程就是形成自身特点的过程。我们不断探索、尊重和掌握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特点,才能在实际教学运作和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激活办学新思路,将我国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办得愈加有声有色,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勤. 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2002(9):41-42
[2] 耿殿磊. 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6-22
[3] 刘敏.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十项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73-74
[4] 陶林,申俊龙.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近十年来的研究综述. 中医教育,2006(7):5-10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特点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6.中外饮食论文
8.教学管理毕业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