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管理教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工商管理教学体系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导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教学目的,MBA、EMBA自不必说,本科和全日制学历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对此也非常强调,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也充分体现出这个导向,企业吸收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以从事经营实务工作。这种导向就要求学校去着力培养能适应竞争环境需要的管理者,通过实战能力、应变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工商管理学科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权变性。受教育者对管理知识的学习,无论是知晓了科学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思想,还是学会了全面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等管理方法,都不能保证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原因就在于工商管理理论具有使用上的权变性。化学实验中,当物质的参数和状态与理论值相符合时,其实验结果就会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经济学在研究供求关系时,只要现实情况符合理论假设,那么其均衡点就会与通过严密数学推导的均衡点相吻合。
但是,在工商管理中,促使A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管理思想或方法,不能保证相同环境下B企业就一定会成功或失败;昨天成功的管理模式,今天也许就是失败的助推器。这就是说,知识的储备只是成功管理的先决条件,而非必然条件,理论的运用具有强烈的条件匹配性。工商管理教育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即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策略的能力。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必须系统地向学习者传授管理知识,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必须将知识真正内化于学习者的头脑之中,形成现实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潜意识行为。因此寻找如何实现知识内化、提高能力的路径是工商管理教学的关键所在。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反,案例教学正好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平等对话与研讨的过程,教师是作为引导者出现于课堂,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不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学习者则从“听讲者”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这种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能有效的传授知识并有助于理论对个人的内化,培养和増强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用为导向的工商管理教育是希望通过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对个体的内化,培养企业经营所需的实战型人才,案例教学正好具备了这种特点,既符合了教学目标又很好应对了管理学科的特性,因而必然会被引入到工商管理教育中来。
二、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的知识转换过程
知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编码化知识(codifiedknowledge),另一类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edknowledge)也可称为显性和隐性知识(杨斌、赵纯均,2001)其涵义大致相同。编码化知识以普通媒介,如书本、网络等为载体而隐含经验类知识则具有较强的个人属性,通常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之中,传播之前先要经过编码,这类知识往往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学习者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自学习得编码化知识,但却不能相应的获得隐含经验类知识,它只能通过学习者彼此之间共同学习,以及师生之间互动来获取。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通常以现实的企业经营背景为题材,通过学习者课堂内、外的学习与讨论,观点与意见的交融,达到对不同分析、处理问题视角和方法的体验,并经由判断,最后综合形成自己的决策观点。这样形成的观点不是简单的归纳总结,而是经过将外部知识编码化,再系统内化于自己头脑的过程之后得出的。杨斌、赵纯均(2001)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存在着隐性知识显性、显性知识显性、显性知识隐性、隐性知识隐性这四种转换过程。我们认为在这些复杂转换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不断编码化、编码化知识不断内化于个体的这样一个主要转换过程,主线是以外部隐含经验类知识为起点、以内化于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为终点,目标是使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应该是案例教学最突出的功能。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上述其他的转换形式。
案例教学一般包含布置案例、研读案例、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和分析报告撰写五个阶段,知识转换过程主要就是通过这五个阶段来实现。
布置案例是教师确定学习者的任务,明确指向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初步编码化的过程,案例本身就是编撰者大量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书面再现,并且有的案例布置过程还融入了教师知识的编码化,因为在纷繁复杂的案例中找到合适的必须以教师的知识、阅历和经验为基础,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案例研读阶段多以个人方式进行。案例往往具有信息不完全的特性,学生个人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所涉情况,通过各种媒介去查找资料。这种查找不是盲目收集所有资料,而是在自己现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以案例为依据,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找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要对Dell的直销模式进行分析首先就得了解Dell公司的运作背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定制等,而要分析TOYOTA的JIT生产模式则需要深入了解JIT的实质。这是个体隐含经验类知识逐步编码化的过程,即从自己的`视角、经验、水平出发收集资料,将个体知识体现于资料之中,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编码知识,为下一阶段他人对自己知识的吸收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一般是在课下、多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由于小组成员不多,顾忌较少,讨论气氛热烈,个人的思想、观点一般都能得到充分表达,遇到意见分歧时还会产生激烈的争论。例如在生产管理中,当对库存控制案例进行讨论时,小组成员会对是米用定量订货模型(fixed—orderquantitymodel)还是米用定期订货模型(fixed—timeperiodmodel)来管理企业库存产生分歧,每人都会列举一大堆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可能会形成统一的观点,也可能仍存在分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了解他人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大量隐含经验类知识被有效编码并被成员所拥有,再内化于个人的头脑之中,小组初步的分析报告也将融入大量被编码化的隐含经验类知识,为更多学习者对本组成员知识的吸收做好准备。
课堂讨论阶段是一种正式的交流,也是整个案例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在案例讨论课上,小组某位成员代表本小组陈述观点,小组成员个人也可以积极参与。每个观点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积累、经验和判断,或者是在充分的非正式研讨交流之后形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编码化和隐含知识,其他学习者可以根据发言了解隐藏在观点背后的知识和经验、处理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并将这些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之处,学习掌握那些己被编码化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别人。在讨论课上,不同的观点会进行交锋,交锋的激烈程度则会因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像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这类基于数据、定量和技术分析的案例,观点的发散性不会太大,即程度不会太激烈;而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这类基于定性分析的案例,观点的差异性会很大,碰撞程度会相当激烈,但知识的转换效果往往也会更佳。
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对学习者的观点进行总体评价,这并非是简单的对错评价,不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必须对成员视角和方法做出点评,这有助于学习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改进,促进知识的内化,同时这也是教师自身隐含知识的再次编码和传授。隐含知识被编码、编码知识被内化的转换过程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案例教学转换知识、内化于受教育者的目标基本达成,这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个人实际能力的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