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在美感的熏陶下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体悟。一方面,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掌握文言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传承古典文化,有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越丰富,语感就越强,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的知识有着较大的帮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较为古板枯燥,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讲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翻译后再系统看文言文知识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过程较为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降低文言文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进行文言文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从而主动进行文言文的探究和学习。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判断该文言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营造文言文氛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案中的内容,由组长负责校对和补充,小组成员间进行疑惑解答。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等进行归纳,通过学生之间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点拨作用,不再进行教学主导,将学习主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学生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从旁给出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营造出文言文氛围,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制作PPT,将文章中典型的句子,描写景物的句子配合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影响下,可以深入了解文言文表达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对言语文字的语感力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这点,将诵读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文言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文言文语感,养成读一遍就大致知道文言语意的能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借助朗读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进行《论语六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易懂易记,属于简单类文言文。再加上论语本身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对其进行记忆诵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在学习改文章之间,就将其诵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早上对文章内容诵读,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在学生熟读文章后,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背诵。然后,在正式学习该文章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文言文朗读和背诵,通过无数的诵读,学生可以对文言文中似、乎、者、也等常用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其语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学生学习时难免感到晦涩拗口,学习兴趣不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后续学习。
三、增强学生感受文言字词的能力
文言知识积累的越多,感受文言字词的能力就越强。所谓感受文言字词的能力是指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文言文翻译是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把学习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文言文的翻译。例如: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文章诵读,诵读时注意“怒号、三重、布衾”等词汇的发音,在学生诵读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关键文言字词的解释,如:俄顷解释为一会儿,突兀解释为高耸的样子,丧乱特指安史之乱等。当学生对这些词汇有所掌握后,在遇到相似的文言文时可以套入使用。而学生对文章字词逐字逐句理解和翻译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文章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也可以领会诗圣的炼字功底和文章表达功底,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教师可以增强文言知识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字词句段翻译,熟悉文言语法和字词的用法,对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进行重点记忆,以便在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融会贯通。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文言文氛围的营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中学习文言知识,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