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迫切要求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中案例要有针对性,问题要有层次性,讨论要有开放性,结论要有超越性,这是运用好案例教学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思政课;案例;问题;讨论;结论
案例教学可以运用有趣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思考问题,通过教师给出的结论来澄清问题,得到答案,进而让学生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这种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为了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就要进一步思考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
一、案例要有针对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真实事件和情景的分析、思辨为重点,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1]一个好的案例教学应该从一个好的案例开始,好的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既要针对现实问题,针对书本上的理论问题,也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认知特点。案例编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2]案例应该针对现实问题。好的案例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这个感性认识就是实践,就是人们实际的生活。比较贴近实际的案例,比较能够吸引学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不是纸上谈兵的过程,要针对现实世界,针对人们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起来,使理论的光芒照耀着实际生活,使实际生活散发着理论的光芒,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才能针对现实问题呢?
第一,要做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想,细心的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
第二,要扩展视野,一个人的生活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我们要从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上多看多想,多收集。案例应该针对理论问题。要使案例针对理论问题,首先要吃透理论,吃透理论,就要彻底的理解理论。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不仅要理解理论的内容,还要深刻反思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论等。比如,在讲马克思主义时,就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问题。要使案例针对理论问题,其次要融会贯通,不仅要吃透本次课所讲的理论,还要吃透本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使每一次课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使本门课程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从前后内容的联系上重新审视理论和理解理论,这样对理论知识的内容才算是真正的掌握。这样在寻找案例时,才能够挑选恰当的案例,使案例反映的内容不仅针对某一个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针对所讲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案例应该针对学生思想问题。案例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这一方面要在掌握学生思想的现状上来挑选案例,使案例能够吸引学生;另一方面案例的呈现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一个好的案例不仅能够针对现实,又针对理论,还能够吸引学生。案例的选择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合适的案例是成功的案例教学的前提。
二、问题要有层次性
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掌握层次性。首先时间上的层次性,一个案例都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理论而设计的,有的问题与本次课所讲内容直接相关,有的问题是根据这个案例提出,但是为下次课做准备的。所以在提出问题时,要掌握问题的时间顺序。把与本次课直接相关的问题放在前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与下次课所讲内容相关的,要放在后面。其次,提出的问题要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本质。从易到难,让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如果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比较难,有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可能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从感性到理性,逐级深入的剖析,引人入胜,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这样教学效果比较好。提出问题时要掌握层次性,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设计问题,还要照顾学生的层次。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可以从比较难的问题入手,学生基础比较差的从比较简单的问题开始,总之,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三、讨论要有开放性
案例教学中在给学生呈现案例,提出问题之后,就是讨论环节。讨论的开放性是指讨论个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个人观点得到充分表达,不同观点相互交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经历和阅历以及教育背景不相同。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每个人的个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包括每个人表达的方式,每个人的观点都得到充分体现。有的人的观点比较犀利,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温和,有的人的观点比较传统,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新颖,有的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深刻,有的人的观点比较个性,有的人的观点比较随从大众,不管什么样的风格,不管什么样的思想,都允许学生充分的表达。
讨论要具备开放性还必须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声音的激烈争执,相互交锋,相互碰撞。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当出现完全相反的观点时,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会相互争执,相互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当谈到人生理想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人的个人理想最重要,有人认为人的社会理想会重要,这时双方就会相互辩论,相互争执,相互碰撞。在学生充分的讨论、辩论、碰撞的过程中,思想相互交流交锋,一个思想就会变成两个思想,大家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学生之间也增加了相互的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加强。
在讨论中学员共同启发,互相切磋,进行思维撞击,加深对案例的理解;讨论有助于培养沟通能力、说服他人和学会倾听的能力等方面的素质。[3]要保证讨论的开放性,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鼓励学生自由的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情况下,讨论的开放性才能得到实现。一个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教师,不可能会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充分的讨论。
第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或者提问,让学生进一步的澄清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其他的学生更加了解该学生的观点。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但尚未形成,学生的观点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清醒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复述或者提问,经过学生的思考和反思,学生会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观点。
第三,教师要鼓励不同思想、不同观点之间进行直接的碰撞和交锋,在碰撞和交锋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环节,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论要有超越性
在案例教学中,经过讨论环节,就进入总结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教师针对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解开讨论问题的答案,给予一个科学的结论。结论要具有超越性,即超出本次讨论问题的范围,把结论与下次课所讲的知识联系起来。首先,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经过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或者针锋相对的辩论,教师要阐述和补充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结论,[4]给予总结。总结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共存在几种观点,分别是什么观点。让学生对进行过的讨论环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从教师的总结中深刻认识所讨论的问题。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根本分析,如何理解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析,如何认识不同的观点。其次,教师要给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任意给出的,而是根据书本知识精心设计的,为讲解和帮助学生理解以及促进学生思考服务的。
学生讨论的问题与书本理论是息息相关的。在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对所提出的的问题已经经历了一番思考,并且也有了对问题答案的求知欲。这时教师给出结论,可以让学生在得到答案的时候有一种满足了求知欲的快乐感,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通过教师给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可以把刚才自己的观点与教师所给出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从比较中,学生找到自己的结论与科学结论之间的差别与距离,产生对科学理论和以及科学理论的创造者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并在这个学习追求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思考和研究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思辨和快乐。再次,教师要在作结论的过程中指出知识的前后联系,采用提出问题的形式,把下次课所讲的内容与这个问题的结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
参考文献:
[1]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
[2]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49.
[3]陈树文.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
[4]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3.
【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方法技巧论文】相关文章:
5.地理案例教学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