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激活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2005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创新思路。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体制和利益激励机制,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外部环境、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载体建设及服务能力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多元化办学投入主体的利益关系缺乏平衡和协调机制,造成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收益分析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直接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投入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因此,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有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成本
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指在培养一定规格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投入各种资源的价值总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从排他性和竞争性来看,具有可分割的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其成本应当由职业院校、受益的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
1.政府
政府以财政经费的形式承担社会收获公共利益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各种货币形式的财政资金,在财政预算中表现为办公经费、设备经费和人员经费,以及税收减免、土地划拨等形式。间接成本指由于土地、财政资金等国有资源的机会成本。政府承担的职业教育成本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资金来源。
2.社会个体
职业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学生及其家庭为接受职业教育而投入的各种资源价值的总和,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期间交给学校的学费、住宿费和个人花费的生活费支出,包括这些支出造成的家庭机会成本。学生是除了政府之外职业教育成本最直接的承担者,是学生为了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提高未来预期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但是,学生承担的职业教育成本是有限的,成本分担需要考虑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
3.企业
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的成本,主要是通过捐资助学、合作办学、自主办学等形式投入资源,包括资金、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材料、管理成本。从成本收益原则看,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企业分担职业教育成本,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是,专业技能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动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导致企业不愿负担职业教育成本;国有企业的亏损、改革改制等原因也是企业无力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原因。西方国家多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责任,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法的条款中对企业用人及参与职业教育未作出明确责任规定。
4.职业院校
从会计学的成本范畴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本指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耗费,分为教育服务成本和教育运营成本。教育服务成本包括学校维持正常办学运行的直接人员费、直接教学费和间接教育费等;运营成本包括学生事务费、教务费、管理费等。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是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最直接的体现,其核算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种人员成本、业务支出、科研经费支出、实施教育教学的公务成本,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折旧费和分摊。由于职业院校要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较多的厂房、设备、实训条件、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等办学资源,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明显高于普通教育。
(二)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收益
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在利益共创的理论基础上,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而共同办学的合作关系。科恩斯(2004)认为,这一合作关系促进了知识在集团成员中的转移,为集团化成员拓展了社会资本,促进个人就业,为企业解决技术短缺和创新服务。索尔门·法纳诺提出,教育的收益可以体现在心理、行为、认知、情感上,也可以体现为职业和非职业、货币和非货币。
1.政府
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文明进步所具有的'促进价值,是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收益。中央政府从职业教育中获得的收益,主要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进而带动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文化建设,以此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中获得的收益包括公共利益、组织利益以及个体利益。比如期望在政绩考核中获得好成绩,通过增加资源支配权、提升地位等,获得更多直接收益。地方政府从本地职业教育产出中获益的程度,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职业教育的契合度,一般是通过社会整体发展间接获得收益。
2.社会个体
职业教育带给个人的收益既体现为货币形式的工资收入,也包括个人就业质量、社会地位、幸福感等。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个体非货币性收益的重要指标,职业教育促进了就业,对社会个体而言具有了较高的本质收益;而就业质量可以通过薪酬收入、职业地位来衡量,具有显性收益特征。职业教育受教育的个体由于就业质量低于普通教育,其显性收益并不高,所以职业教育并不具有太高吸引力。
3.企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职业教育带给企业的收益体现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实现更多利润等经济收益,以及安全成本等非经济收益。职业教育的知识传播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企业生产过程,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企业效益。职业教育具有专业对口性、流动性、情感性等收益特征,对口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往往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利于生产劳动,企业收益会因此得到提升。
4.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自身的功能及职责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声誉,形成社会影响,寻求自身发展。高职教育集团化给职业院校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获得多方资金投入,使学校获得发展所需资金、资源;二是学校教学科研内容同生产实践结合更紧密,更符合企业要求,提高了办学质量;三是获得政策支持,获得政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企业、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政策;四是获得行业企业协会的指导,与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实习等合作;五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机遇,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当地政府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促进学生就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