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学语文教学立足审美教育的探讨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摘要】作为大学公共科目的大学语文,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想象力,思辨力以及感悟力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之为“高四语文”,教学中过重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再加上考核体系的单一,就把本应最具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大学语文变成了支离破碎的传授知识和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应试技巧训练,大学语文课堂出现了“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幼稚,一脸迷惑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育他们的审美情趣,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育的优势,立足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净化自己的灵魂,提高他们崇美向善的本性。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每一个民族的职责是保持自己心灵永不熄灭的明灯,以作为世界光明的一个部分。

  2 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具有智慧,既有技能又具有审美教育的新人。大学语文首先属于文学,文学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审美。大学语文的传授必须按照文学的特性来讲。关于如何提高大学语文的美感效果,很多论者提到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可否认,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但是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增加教学的审美效果,但不能代表文学教学应有的审美性。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文学首先是审美的,文学教学是心灵化、个性化的。无论运用何种手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用深邃的思想、个性化的语言、饱满的热情,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氛围,带领学生遨游于惟美的文学世界。

  3 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证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关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学生中普遍的产生厌学情绪。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中,要求教师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这一教学观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审美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激发起学生对作品中真、善、美的追求。需要更正的是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性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侧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文学美景。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包含着优美、和谐、崇高、激情、想和爱的因素,让他们在日渐丰富的艺术体验中培育自己的心灵。

  3.2 精选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首先应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为目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不仅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对于世界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情感交流,而且因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读者在阅读和接受时要进入到作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去,常常会达到物我交流,读者和作者交融的境界,因此同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一样文学阅读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的和创造美的能力。如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之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到大自然中春的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寂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去发现美的`真谛,去创造美的生活。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挖掘作品的情,由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深层,以获得人生感悟,陶冶性情,纯净心灵。

  3.3 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

  如果说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运转的轴心,那么实践则是大学语文教学开启的关键,教学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模式,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去寻找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几个学生在一起交流、探究后,可使每个学生的文学体验更深一层。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用信任感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自主互动学习中,不要急于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诸如“没有道理、不够确切”之类的说法,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用成功感去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延伸到对有关文学、书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名作的欣赏中,鼓励学生关注当今文学的动态,同时指导学生从事文学创作、演讲与辩论、审美文化研究等创造活动,并且对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奖励与宣传。

  总之,现在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都在发掘它的多重含义,但是我们不要忽略文学首先是审美的,它的多重意义都寓于审美之中,否则,大学语文会迷失它的本性。

  参考文献

  [1] 徐同林.中国文学人文风景——大学语文导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 童庆柄.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大学语文教学立足审美教育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语文教学德育的探讨论文

2.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考论文

4.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5.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6.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论文

7.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8.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5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