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青花蓝的审美意蕴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唐代,青紫并称改为朱紫并称,唐人齐己《与崔校书静话言怀》:“我性已被甘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到了宋朝,统治者更是曾多次下达指令禁止民间印染彩色布衣。染缬只有蓝印花布除外,因此,青衣蓝衫便成了平民百姓与文人墨客的代表服饰。民间染缬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而趋向单色,从而加快了蓝染业的蓬勃发展。所以,在古代“散民不敢杂彩”的政令形成了中原民间服色是低纯度浊色之蓝的风俗,而统治者服色则是高纯度艳丽之蓝的用色之道。宗教文化也对“尚蓝”审美活动的影响举足轻重,从典型的“尚蓝”朝代元代和清代与表现艺术领域来看,统治者对蓝白服色,青花瓷与珐琅器推崇备至,青花暗合统治者的特殊喜好促使青花瓷大放光彩,清代皇族也对青蓝色系青睐有加,因此喜爱着青衣蓝袍,这两个典型尚蓝的朝代与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据历史考证,元与清两朝代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蒙古族与满族后裔,他们皆信仰供奉古老而神秘的萨满教,因信天而看重天空的蓝色,因崇尚天蓝色而尚青。据《辽史》舆服篇记载曰:“祭服皆青,朝服皆绛”。然而,在民间的审美意识里却将蓝色服饰看成是节俭、勤劳、朴实的象征。居住在江南水乡的先入们普遍喜爱偏低彩度的清爽平淡、朴实自然的蓝冷色系,这主要是由于那里宜人的气候,湿润的空气,常青的四季,淡雅的色彩,水天一色有关,于是便形成了江南妇女的土蓝布小褂,青衣缟袂以及蓝白相间的朴素服色心理。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八仙之一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明代陈耀文《天中记》第四卷引唐逸史记载,道教中的钟馗“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及朝靴。”可见其清冷质朴的色彩特性也与道家追求的清、净、冷、隐的品性相吻合。戏剧中的青衣、文生、女靠与武生的戏服,不同色相的蓝已超出了感官之美,成为心灵美的物化表现。青蓝色在古代诗歌中也频频出现。例如,战国荀子《劝学》中云:“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王勃诗云:“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云:“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可见古人已经能够感知到色彩的空间感。此外,在古文学中蓝色也是忧愁、伤感与充满幻想之色:唐代唐彦谦《无题十首》“情似蓝桥桥下水,年来留恨孔时干”;周邦彦《浪淘沙》:“飞散后,风流人阻,蓝桥约,怅恨路隔”;杜牧《入商山》诗:“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入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由此,能够看出:在古人眼中的蓝天、蓝烟、蓝溪、蓝桥便成了他们寄托自己思乡惆怅、爱慕幽情,以及表达无限哀思与伤感的浪漫主义的.标志性意象。

  华夏历程中的“青花蓝”至今色蕴犹存,春意盎然,与其他色彩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鲜明的符号体系,其鲜明的视觉符号及审美意蕴正是彰显其民族性的有力依据。

  (一)“初发芙蓉”与“措彩镂金”平分秋色

  在中国艺术史上,曾有“出水芙蓉”和“错彩镂金”两种不同的审美意向。最初是用来形容文章的简与繁,后来演变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美学风格。“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在这里便是与“蓝白相映”相对应了。例如,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曾直接采用具有中国经典图案风格的青花水墨装饰纹样设计现代服装纹样,高纯度的而略带紫味的蓝色水墨画,既营造出透明、润泽、深远的意境,又不失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正如同周杰伦的歌词中唱到的那样“笔锋浓转淡,一如你初妆,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再如,杏花村汾酒包装,用青白水墨画描绘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典故,韵味悠久绵长,意境清新婉丽。作为中秋情理文化的载体月饼礼盒包装,既可以表现喜庆团圆,也可以相对“婉约浪漫”。例如,作品以《人月团圆》为主题的月饼礼盒包装便是如此,“青花蓝”的融入让人们在奢华喧嚣的红、黄色中找到了一丝唯美与浪漫。“雕饰”正对于“自然”,“镂金”正对于“芙蓉”,两种美可谓平分秋色。作品文房四宝《盛世龙》的包装,色彩设计采用明黄与石青相搭配,色相分明,冷暖对比鲜明,即刻让人联想到清代宫廷帝王服饰的色彩,既充分显示出拥有者的尊贵与高雅,又展示了他们性情的豪迈。又如,作品书籍装帧设计《三寸金莲》的灵感来源于清末民间妇女服饰的配色,低彩度的普蓝色与大红色的搭配,让人不禁联想起封建的旧中国妇女保守迂腐的形象。再如,以景泰蓝的图案与配色为素材设计的食品包装,高明度高彩度的宝蓝色、天蓝色与黄色对比为包装增添了奢华之感。如果说“青花蓝”的“蓝白相映”带来的是“初发芙蓉”的清丽之美,那么“青花蓝”与其他色彩相得益彰就是“错彩镂金”的繁缛与奢华之美。这几款典型包装设计以简洁明了的配色手法,从不同的侧面鲜明地阐释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彰显出不同的审美特质与艺术文化品位。由此说明,“青花蓝”已经作为鲜明的视觉符号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目中,并随着历史的积淀更加大放异彩。

  (二)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由单一趋于多元的现代诉求

  20xx年,在时尚界最夺目、最受欢迎的中国元素当属“蓝白相映”的“青花蓝”这一视觉元素。从纪念08年奥运会的邓卓越shopping baby,婚纱展示秀,青花腕表,青花盘状按键手机,到香港杂志《Music》青花反战系列,再到范冰冰的“青花盛装”,无不求新求异。用不同的形式将这种中国意象本身的特质及含义深入化,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人们固然认为这些消费品被视为文化复兴而振奋不已,然而将传统文化用现代方式重新演绎,是否仅仅是一种宣泄而后便转瞬即逝呢?的确发人深省。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熔铸了“青花蓝”的独特意蕴,要真正能够使“青花蓝”这一色彩“永葆青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挖掘其文化意蕴与审美特质便是当务之急。我们诉求“青花蓝”审美特质与文化意蕴的多元化,以现代理念不断引领大众审美潮流,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情趣并使之融入国际舞台。

  “青花蓝”从原始祖先对它的敬重、畏惧与崇拜,到在中国五行五色中,地位至尊的不可超越的“青”,再到封建宫廷中象征神圣权利的蓝,以及在民间象征美好吉祥质朴的蓝。它历经千年,世代传承,在不断丰富滋养着不同朝代不同阶层人的精神生活,它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之瑰宝,饱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内容。“青花蓝”与“中国红”和“琉璃黄”相比,虽没有它们那样激情洋溢,也没有它们那样富丽堂皇,但它呈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阴柔含蓄、淳朴温婉、浪漫深沉的独特品性。我们期待它以鲜活的生命力继续传承而惊现于世。

【浅析青花蓝的审美意蕴论文】相关文章:

1.《边城》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取向

2.审美前理解论文

3.浅析《简爱》译本在翻译美学下的审美再现论文

4.古茶诗中的“清”之审美意蕴

5.席慕容作品中“花”的审美意蕴

6.《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

7.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

8.浅析物的符号与符号消费的伦理意蕴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5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