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通过对宜川县具有代表性的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丹州镇东庄村和英旺乡茹坪村农业机械的拥有量、种类、作业面积、作业量、机械投入费用、农机经营收入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寻找全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优化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和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对今后一个时期宜川县乃至全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2010年,根据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的安排,我们以“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题,在全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生产、果业生产一乡一镇两个行政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力求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意向,研讨今后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一、宜川县基本情况
宜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540~710毫米,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9×107焦耳,年日照时数为2000~255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7.0~13.50c之间,昼夜温差大。
全县土地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共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34万亩,总人口33863户,116802人,其中农业人口24142户,96762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城镇辐射,项目带动,果畜富民,旅游强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苹果生产,使果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到2009年底,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5.6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60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2元。
截止2009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万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5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168台/3591千瓦,小型拖拉机4685台/43376千瓦,大中型配套农具184部(件),配套比为1.3,种植业机械有机引犁2023部,旋耕机4782台,播种机120台,地膜覆盖机32台,农用排灌机械582台/4750千瓦,农用水泵105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2台。设施农业有塑料大棚21285平方米,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59台/4356千瓦。畜牧养殖机械有饲草饲料加工机械1530台/6131千瓦。运输机械有农用运输车8765辆/95446千瓦,其中三轮车8047辆/85510千瓦,低速载货汽车718台/9936千瓦;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58台/10846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5千瓦。农业机械原值8985万元,净值6165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2040万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1930万元(运输收入1589万元),农机维修收入65万元,从事农机事业人员16560人。
二、调查情况
1.以粮食作物为主的英旺乡茹坪村:全村耕地面积3374亩 ,2009年粮食总产210万公斤,主要种植玉米。有蔬菜大棚3600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854元。止2010年5月底,该村拥有农机总动力2397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达到0.7千瓦。全年完成机耕面积2815亩,当年农机化投入14.7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14万元(其中作业收入4.2万元,运输收入8.6万元)。全村从事农机驾驶操作的人员172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8人。
英旺乡拥有土地面积505.37平方公里,有耕地1459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2009年果业收入750万元,粮食总产883万公斤。 止2010年5月底,全乡拥有农机总动力16514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台/319千瓦,小型拖拉机456台/5445千瓦,大中型配套农机具21部(件),小型配套农机具573部(件),农用排灌机械67台/539千瓦,农用运输车 847台/10617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69千瓦。2009年完成机耕面积16514亩,当年农机化投入168万元, 农机经营总收入172万元。全乡从事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48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421人。
调查表明,粮食主产区,主要农机生产:一是以12马力以上的手扶和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进行旋耕、深耕、播种、秸秆还田等田间作业;二是运输作业基本都限于自给自足,出外赚钱不很明显。
2.以果业生产为主的丹州镇东庄村:现有土地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果树面积1100亩),2009年果品产量360万斤,产值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2008年以来为“陕西省苹果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实施区,现已实施果园旋耕、除草、挖坑、喷药、节水灌溉、太阳能杀虫、枝桠粉碎、果品保鲜等多项机械化果园生产技术。止今年五月底,该村拥有农机总动力1010千瓦,小型拖拉机43台/410千瓦,配套农机具76部(件),三轮运输车48辆/576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台,高效打药泵2台,枝桠粉碎机1台,喷药泵42台,清淤机2台,太阳能杀虫灯64盏等。2008年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现有社员128人,合作社实行农机统一作业、油料统一供应、维修及生产资料统购统销,果品统一销售,2009年该社盈利15万元。去年该村农机化投入39.8万元,农机经营收入14.3万元,亩均农机总动力0.85马力。
丹州镇拥有土地面积308.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7公顷(其中果园面积2.7万亩), 去年果业收入5210万元,止今年五月底,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台/868千瓦,小型拖拉机872台/10500千瓦,配套农机具980部(件),播种机5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19台,运输机械1406辆/18278千瓦(其中三轮车1363辆/17719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93千瓦。2009年农机化投入249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371万元(其中运输收入281.2万元,作业收入48.6万元,维修收入41万元),全镇从事农机操作驾驶人员2231人,从事维修业69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189人。
丹州镇是果业主产区,主要以果园生产机械为主,是县城所在地,运输机械比重很大。南川生产粮食以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为主,还有农机维修网点,农机销售、零配件供应等,农机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三、农机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承包经营,分散生产,造成农业机械使用率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农机户作业不专一; 二是供需信息不灵通;三是土地承包经营面积过小,机械作业受到限制。如:丹州镇东庄村79户,户均拥有机械近2台,但大部分机械只限于一家一户的生产,一台微耕机一年四至五个作业季节的作业量在80-100亩之间,一辆三轮车每年节本增效收入达不到2000元,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2.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以粮食生产为例,耕、种、加工、运输机械化水平可达80%,但中耕、收获基本没有。果园生产旋耕、除草、喷药机械化水平可达90%,但产前、产中、产后出现断档,如栽植果树的'挖坑机、施肥机械、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分级、贮藏保鲜、深加工等机械尚未普及。畜牧养殖业除饲草饲料粉碎机外,没有成套的设施养殖机械,大棚蔬菜的卷帘机也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等。
3.农机科研没有经费,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操作手得不到良好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差。造成作业质量低,机械易出现故障,操作使用保养不当,缩短机具寿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县级农机部门没有行政职能,没有专业的农机化培训学校,乡镇没有专业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农机的管理服务出现断层。
5.售后服务工作有待加强。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的发展,但生产厂家在设置售后服务网点时不尽合理,特别是零配件型号不统一,保修期过后,个别配件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四、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总揽全局,以服务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机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以健全完善基层农机服务体系为手段,使机械化生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研发推广高效率、多功能、适用性强、环保低耗的农业机械,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1.农机发展局域化。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围绕全县果业、粮食、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科学布局、规模经营,发展优势农业机械,按产业需求配置机械装备,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作业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农机的发展要进一步适应农艺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农机的发展,一定要尊重农艺的要求,使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配套,围绕主导产业,研制、开发新机具,推广新技术,在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上做文章。
3.农业机械的发展向市场经济迈进。农业机械的发展逐步要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多功能和低能耗方向发展,逐步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农业需求,在竞争中提高质量,提高适应性,互促进、互发展。
4.实现农机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走/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专业化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更有利于发挥农业机械的威力,促进社会化大生产;更有利于实现农机的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机的科技化水平。结合土地流转,扩大农机生产规模,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节约资源,提高作业质量,抵御风险,提高效益。
5.健全农机服务体系, 促进农机科技普及。建立健全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大户、种养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农机生产流通企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机服务网络,推动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是解决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急需一批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去引导农户使用农机,实践农机技术,培训操作手,反馈信息,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畅通政令,良性循环。
六、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县农机中心专门成立“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调研领导小组,精心安排部署,深入乡镇村队,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存在问题,探讨发展方向,确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按照全县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以果业、粮食、设施农业为主线实行农机区划,分片研究、引进、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努力使各优势产业的生产向全程机械化迈进,实现标准化生产。
3. 科技支撑,示范带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建设高标准的农机生产示范区,试验、示范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用高科技装备农机,示范带动,实现农业综合效益。先确定有代表性的村组,政府扶持、试验、示范新型的农机具,取得成功经验,辐射推广全县。
4. 技术引领,确保全县整体推进,对示范成功的农机技术,及时推广全县,迅速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促进农机化事业上台阶、上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