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的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设问实现的。教师精心设计设问能够不断地诱导学生向着更新的历史情境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究,以实现对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理 设问 培养 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可见问题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历史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引导之法在善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不同水平、形式多样的设问,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历史是过去的知识,要把过去的事情展现在学生眼前,没有想象力是不行的;学生要把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以及中外关系等纵横复杂的事情联系起来分析,没有想象力也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设问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讲到北京人时,就可以通过出示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遗址出土的烧骨及伪劣肿骨鹿想象图,提出设问:根据信息,发挥想象,说出远古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知识比较零碎繁琐,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将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也同样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如在学习“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就可以设问:“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措施?”帮助学生回顾过去的农村政策。然后再设问:这些措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再问:通过上述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通过这些具体问题,将零碎的历史知识整理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构成知识链,环环相扣,只要想起链环中的一项知识,其他相关知识也就浮现于眼前,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例如:在讲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让学生观察《中国军队激战台儿庄》和《抗日军民破袭铁路线》,让学生预测: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但是只要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图中人物是怎样的身份?”学生马上会兴致勃勃地观看,然后看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英勇奋战等,得出趋势是走向胜利。
由于这个问题设计得合理到位,学生通过自己仔细认真的观察,很长时间难以忘记。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经常设问学生,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时,先在黑板上写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提出问题:你心目中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是谁?然后再出示1948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的结果,林肯都是排在第一,设问:说说林肯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问,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问题,或对提出的问题展开一番讨论,最后由教师运用历史辩证观作概括总结。例如中国近代史上,逐步认识到当时的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要求学生说出:“清朝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如果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中的关键词“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成为”一步一步去设问学生,相信学生会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答案的。
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就历史教学而言,内容上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形式上可以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设问学生:“通过日本的两次改革——明治维新与文化改新,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学生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引导学生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求同存异,深化认识,寻求规律。如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变法,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失败了?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最终认识到这两件事在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不同,导致了两种结局,从而培养学生横向比较的能力。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节课成效的关键。因此,富有艺术性的设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合理运用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合理运用设问,培养学生能力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