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呼唤新型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需要大批新工科领域创新人才。孵育、培养新工科人才是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学科专业建设举措以及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对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有重要意义。以民营西京学院物联网专业建设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新工科专业建设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新工科;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家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规划,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路径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源主导向技术创新主导转变,由传统低端产业向现代高端产业转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在这种目标和规划下,改革传统工科教育,探索新兴工科教育新模式,是教育部教学改革的战略考虑。产业革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求工程人才既要有紧跟技术前沿的厚实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前瞻性视角和创新精神。为此,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转换思路,通过多学科支撑、交叉融合与专业结构调整,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工程人才新途径。
二、物联网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通信、资源共享,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国家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未来3至10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和物联网密切相关的11项重点行动,标志物联网产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重点,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产业要发展,人才必先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匮乏,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物联网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相当紧迫。
三、基于新工科的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目标及思路
1.建设目标
我校地处陕西,是一所民营高等学校,基于此,我校确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陕西,紧跟物联网行业发展方向,服务国家战略信息技术产业,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注重“实践+应用”,突出“创新+服务”,力求“复合+专门”专业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加强与国内物联网企业合作,达到强化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锻炼学生解决物联网专业现实技术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服务”,建立创新创业基地,特别在精准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实际发展和突破。
2.基于新工科的我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思路
在对物联网行业、物联网相关企业和社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资源等方面深入分析,凝练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优化科学合理和特色鲜明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质量监控和评价,毕业学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意见,持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基于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
四、基于新工科的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举措
1.优化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我校物流网工程专业自2013年招生以来,立足陕西,紧跟物联网行业发展方向,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能在物联网工程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物联网工程专业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通过企业调研、学生就业招聘会咨询等多种形式梳理新型信息产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需求,改进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但物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涌现,人才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依据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的修订和完善。(1)围绕物联网工程领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校内外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形成突出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和满足人才多样性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2)深入物联网应用领域相关企业调研,把握物联网专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按照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细化人才培养。(3)建立毕业生跟踪、随访制度,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评价、满意度等信息,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设置实用化、个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优化培养模式。
2.整合物联网工程专课程体系
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践+应用”,突出“创新+服务”,力求“复合+专门”的专业特色进行建设。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结合认知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学习领域,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求,突出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特色,构筑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在原有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打造、升级。优化构建2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打造提升3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凝练2个基于新工科的专业方向。两大平台具有稳定性,专业方向具有可扩展性,选修课具有包容性、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实现通识与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上,增强了自然科学课程的比例。专业基础课程:在原有教学平台基础上,选取与物联网工程紧密相关、涵盖新技术内容的课程,并考虑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特色,物联网工程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增加、丰富了新知识和新技术,以新工科发展需求,在项目建设改革中注重专业特色,注重培养能力,注重行业的交叉与融合。专业课程: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两大职业领域,提供无线传感及组网规划设计与运维、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两大课程群,突出物联网应用开发专长与特色,为不同专业兴趣与特长的学生提供选择;在课程群内部课程逻辑结构与递进关系上,既体现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又强调与工程领域的层次对应。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6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