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指出,当前,职中数学作为与社会直接对接人才的重要科目,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由国家部门统一编制,理论冗长;
(2)职中数学老师依旧陷人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圈中未脱离出来,教学方式刻板;
(3).教学内容模块明显缺乏衔接,独立性强。这种种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并做进一步深化,以充分确保职中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职中数学教育的反思
(一)教材编撰偏理论化。职中数学教材与现代化高中数学教材一样,均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撰。而为了照顾不同层级的职中生,尤其是实践运用能力较差的中职生的学习需要,数学教材在编撰时通常会嵌人大量的数学理论,以致于职中数学教材明显缺乏可操作性与实践性,难以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回归方程这一模块,数学教材多偏向于说明回归分析的主要基本思想和回归方程的初步应用,且理论内容极为冗长、繁杂。而关于回归方程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应用,亦或现实工作如何利用回归分析解决问题等都少有提及,案例极少,使得学生在理论理解过程中往往感到非常吃力。由此可见,职中数学教材明显缺乏核心知识,且未明确意识到职中数学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差异。长此以往,将使职中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职中数学学习缺乏激情。
(二)教学方式应试化。从本质上看,职中数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教学方式要比普通高中更具教学活力,数学内容本身更具实践操作性。但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部分职中数学教育的主体依旧是数学老师,授课模式依旧是由老师直接灌输内容予学生。即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少中职数学老师会事先准备一整套教案,再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也不设置任何数学实践或实验环节,使得学生对数学课堂明确缺乏热情,逃课现象严重。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少职中生武断地判定中职数学教育没有任何现实作用。
(三)教学内容独立化。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初中生,高中生拥有更高的认知水平,而且对理论、实践的理解更准确,概括性更强。这也要求,职中数学教学内容必须讲究模块化教育。当然,职中数学教育也凸显了这个特点。但在模块化的基础上,职中数学知识模块之间却存在明显的独立性。即不同数学模块之间并不存在衔接与过渡的内容。这一点,与数学教材的编撰有关,也与职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有关。虽然教材是固化的,模块内容是堆砌的,但数学老师的教学内容却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很明显,大部分中职数学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其教学的这项功能,以致于其依旧选择最简单的照本宣科方式教学。
从以上反思不难看出,我国职中数学教育还存在明显的教材问题、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发中职数学老师的懈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给出个人的深化改革建议。
二、职中数学教育的深化
(一)编撰数学校本,强化知识操作性。大数据时代下,职中学校已意识到数学校本的重要性。数学校本是职中学校在学校学生学习需要与社会技能需要的基础上编撰的,符合国家职中课程教学标准的课本。因此,职中学校适当地编制数学校本以供学生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社会工作需求的适应性,还有利于提高职中数学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高品质数学人才。而且,在数学校本的编制要求下,职中数学老师会主动向学生了解其学习需求,回归自身教学存在的缺陷,继而在数学校本编制中积极消除不足之处,提高数学校本的知识操作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激情。加之数学校本是职中数学老师一同参与编撰的,教学时也可增强数学老师的教学激情。
(二)落实探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在讲究变革与效率时代,课堂探究活动已成为教学课堂的热点。职中数学课堂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课堂探究活动是一种符合职中生好奇心理的课堂学习活动。一般而言,利用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性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学习几何立体时,笔者为了提高职中生的空间意识,特地在班级中开展了“平面与立体相互转换”的自主探究活动。即让学生准备纸张、铅笔、胶水等重要工具,制作四方体、圆锥体、长方体等多种几何立体,然后分析立体内存在的平面,平面与立体的关系等,继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探究结果,对数学课程内容产生深刻印象。
(三)在数学内容中注人衔接性,强化数学内容系统性。现代职中数学知识模块在知识与课时安排上存在非常明显的拼凑痕迹。这种拼凑行为不仅破坏了数学知识的完整性,还破坏了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因此,在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求职中老师要做好教学内容衔接,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知识。如在教授“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时,可将其与之前所学的函数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函数得.出计算球体积与表面积需要的数据。数学内容的这种衔接,可适当地依靠“题海”战术来实现。通常而言,当职中数学各模块相互衔接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时,学生能更快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职中数学教育的反思与深化的论文】相关文章:
1.数学教育的论文
8.数学教育的心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4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