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大学城的定义、特征以及发展经验等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分析,提出大学城应当界定在一个有着特殊构成和功能的“城镇(Town)”的概念上进行规划设计,而这样的认识和定位正是目前中国大学城规划中比较欠缺的,也是各种问题出现的主要症结所在。
1引子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变化最为激烈和迅速的时期,知识经济取代了工业经济成为信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点。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这决定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在进行“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在中国,这种变革集中凸现在大学城的快速兴起上。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具有多重的背景和动力。首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浪潮中,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产业结构须要调整,大学城建设是其走向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其次是中国的城市化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行当中,结合大学城的土地需求和聚集效应,大学城建设也被充分的利用为一种城市化手段;最后,高等教育的扩大化普及化使教育走向产业化,大学城的建设相应带动地产、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其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吸引力,建设大学城也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大学城已不仅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或者新的大学运动表现形式,而是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方面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很多城市把大学城的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动力机器,期望其能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良方。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速度是惊人的,同时大学城在我国属于一个新鲜的“舶来品”,对于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都是比较缺乏的,加之国情与国外存在相当的差异,都使得我国的大学城建设更加的困难。新鲜的事物必然伴随着新的问题和思考,而在当前这种超常规的建设举措和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建设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大学城,使其良性发展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学者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大学城综述
2.1大学城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这样的表述,基本表达出了大学城的许多特征和要求,但并没有完全的诠释现代大学城概念的丰富内涵。
事实上,对于大学城,许多诸如大学园区、高教园区、教育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城、大学社区、大学城镇、大学区等概念都与大学城相关、相似,由此可发现,“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笔者以为,按照现代大学城出现和发展的背景来看,无论是大学科技园区、科学城都应该被视为大学城,因为他们具备了相同的开发背景、相同的开发目的、相似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还有许多相同的属性和特点。
“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以大学为核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城市社区。故当前普遍使用“大学城”这一称呼方式来指代这种近年来各地建设大学园区综合体,也是对大学城作为城市的新型表征定义的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城”所包含的城市概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它并不是一个大城市,如果要在城市的体系中寻找一个定位的话,应该处在“城镇”的阶段上。这个定位,是根据大学城实际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氛围的要求,以及合理的规模所作出的,参看国外比较著名的大学城如剑桥、牛津、普林斯顿等成功先例,这样的定位也可以得到印证。把握这一定位,对于我国目前诸多新兴的大学城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2大学城基本特征
2.2.1大学城的城市属性
科布西埃(LeCorbusier)说过:“每所学院或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都市单位,无论大小它都是绿色城市。”大学城是城市的一种形态,这一切决定了大学城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城市属性,这是其区别于普通大学校园的本质所在。大学有着其与生俱来的城市属性,随着大学的扩大,大学的城市化是必然的结果。
2.2.2聚焦人口的特殊性
大学城的人口组成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学生数量大。大学生是大学城主要使用人群,占到50%以上。二、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城的居民除了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外,从事高科技产业研究和开发的工作人员也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人群,这类人群都普遍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
这样的人口构成,年龄层比较低,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兴趣广泛;受教育程度高,具有相当的文化品质要求,生活质量要求高,这对大学城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的要求。
2.2.3特定的功能和功能空间构成
笔者把大学城内部主要的组成功能分为三类,而其分别相对应三个主要功能空间。首先是大学城的核心功能,那就是教书育人,与之相对的就是教学空间;其次是大学城的扩展功能,即研究与生产的结合,这就要求有专门的产业开发空间;最后是大学城的辅助功能,主要包括住宿、运动、餐饮、休闲以及市政等服务功能,它们需要相应的辅助空间。
2.2.4良好的共享性
各种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的开放性共享使大学城内各个学校减少重复建设、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与异地独立建分校相比,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到教学和科研方面,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2.2.5生态性
当前,国内正在建设的大学城,一般都选址于城市郊区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场地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基础。而现代规划,生态观是一个必备理念,几乎在每个方案中都是作为规划原则被提出和强调,因此,新建的大学城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区环境和社区环境,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2.3大学城的分类
对于大学城的分类,有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结果:可以按照大学城的发展历程来分,分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按照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分可以分为“独立式”、“边缘式”和“内含式”;按照大学城的功能设置分,可以分为“单纯教育功能”、“较多功能”以及“综合功能”大学城;按照学生规模分,则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大学城。
以上分类主要是建立在大学城某项性质的比较上,其标准比较单一。而大学城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集合,考虑国内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的特点,笔者将大学城又分为三类,作为已有分类体系的一个补充:
⑴以多所大学聚集,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大学城,如上海松江大学城。
⑵以著名大学为主,结合新兴科技园区,走科技产业发展道路的大学城(也称为大学科技园区),如上海闵行大学城。
⑶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的大学资源,发展科技产业的大学城,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强烈的城市大学化表现,如上海规划中的杨浦区东方大学城。
从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来看,第一种大学城是目前建设较多的,也是大学城发展模式中层次较低的一种,从需求来说这类大学城已基本饱和,从长远发展来看第二类和第三类大学城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产、学、研的充分结合更加有助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区域功能的多样性也有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这两类将成为我国大学城发展的主要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9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