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应基于国家课程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和特色课程建设,制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我校几经论证,最终确定了具有“三精”特色(精品人文、精妙科技、精美艺体)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在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中,我们重点实现两大突破:一是建设DIY特色课程;二是围绕DIY特色课程,建立特色、多元的校本课程实践基地“DIY学园”。我校的DIY特色课程建设契合学生的个性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价值引领——契合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理念
我校从实际出发,将DIY理念融入体验教育中,以“善德博学、健体尚美、灵动创意”作为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我们对DIY有了新的诠释:由“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到“Design ItYourself(自己设计与创作)”再上升到“DiscoverIt YourseIf(自主探索和发现)”,实现了从行为体验上升到情感体验再到生命体验的飞跃。我们将DIY理念付诸实践,丰富了学生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立体建构——凸显“三精”特色DIY课程体系的金字塔框架
课程是学校特色办学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我校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保证特色课程的全面建设。我校在上海市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学校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如何在各类课程中凸显DIY特色;如何在三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我们确定了能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具有“三精”特色的DIY课程体系。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面向全体学生
在基础型课程中,我们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根据学情,我们对基础型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在语文、政治、艺术(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中增加DIY元素,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体验和感悟,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我校打造精品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语文拼图式阅读课(每周2节),政治时事读报课(两周1节),英语读报课(每周2节),英语WAP听说课(每周1节),历史地理嵌入式阅读课(每节课10~15分钟),生物、物理、化学延伸阅读(发现史、经典实验阅读)。这样的阅读课程设计,不仅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时间,还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判以及迁移运用能力。
又如,我们打造精美艺体课程,使学生掌握艺体技能,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提升艺术品位。高一年级开设合唱、篮球(男生)、健美操(女生)等专项课程,高二年级开设素描、篮球(男生)、健美操(女生)、击剑、武术等专项课程。通过艺体课程,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基本技能,有一项艺术特长,不少学生在艺体课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2、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兴趣导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校的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以“DIY学园”为载体,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充分动手设计、创作、探索与发现。在DIY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学生的潜能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校的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我校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经多次论证,制订了《莘庄中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运用反思和批判方法从较高层次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为分阶段教育目标,促使每个学生拥有真实、有意义、有质量的研究性学习经历。
例如,在高一年级,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更有价值,我们引导学生在学工学农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现实问题,而后进行课题研究。我们利用上海市电教馆的慕课平台,选择性地为高一学生安排了研究性学习的通识课程,让学生知晓研究性学习是什么、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打造可供个人选择学习的个性化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高二年级,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研究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安排一位课题指导教师。在高三年级,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性反思能力,为学生准确把握研究方向、掌握研究技能奠定基础。
3、荣誉课程(专业精品课程)——学生个性、特长向更高层次发展
结合学校课程特色,在人文、科技和艺体等方面,我校建立学生专业团队,建设符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无形中既发展了教师自主设计精品课程的能力,又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水平,同时也使学生的特长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了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个性需求,我校专门成立了四个工作室,“熊伟美术工作室”“程坤美术创作工作室”“肖璐恰击剑工作室”以及“盛怡合唱工作室”,通过特色工作室开展工作,建设一批适合学生发展的精品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积累,我校“三精”特色DIY校本课程教材正式出版。
三、课程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多元综合评价
1、基于关注评价对象的评价方式
我校的课程评价关注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注重调动和激发评价对象,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反思和经验总结,激励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一般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将评价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知识与技能”维度,基于评价项目本身,反映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度,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回避,否则评价就失去了调动和发展的意义。二是“合作学习”维度,如有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合作的愿望,能归纳和反思,能倾听他人的见解并修正自己的错误等,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这是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三是“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维度,如能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能设计出适切的方案,能真实恰当地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这种取向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2、基于DIY特色课程管理平台的综合评价
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学校要真实记录学生三类课程的学习经历,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需要教师对报告的真实性和质量进行评定,校级的参赛获奖情况均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佐证材料。我校开发了集DIY特色课程的选课、实施、交流、展示、评价于一体的管理平台,记录了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等。学生在平台上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发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优秀的创新人才,选拔其继续学习精品课程。
3、基于主题活动的DIY特色课程成果的综合展示
我校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如举办3月读书节育人文素养、5月科技节重创新能力、9月体育节显生命活力、12月艺术节展才艺风采。每个主题活动历时两个月,为学生创建激发多样兴趣、锤炼多种特长的舞台,做到“一个节日一个主题、一次活动一些收获”。活动展示是评价的一个方面,我们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每一门课程进行考评,再结合日常教学评价和中期考核等过程性的评价,进行终结性评价,并记录在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中,引导学生建构从自主体验到尝试创造的学习经历链,激励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主动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