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改革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新课标》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而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改是一线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下面谈此看法。

  1.教学中师要转换角色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把创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同时着重指导创新思路、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会学生会学。如:教学《小橘灯》时,以“我”与小姑娘第一次见面的内容为例,指导如何圈点批注,理解小姑娘的形象,再自由选择“我”与小姑娘第二次见面的内容,进行理解阅读,学生对小姑娘这一形象的理解评析比以往教师的讲解分析要丰富得多,对本文的学习也比用传统的教法轻松得多。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点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协商的态度参与学生的创新和自由交谈、讨论问题,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创新动机的激发。好的问题,有一定深度,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①爱因斯坦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教学《月光曲》中,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先生没有回答。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思考“没有回答”的多种原因,设想多种可能,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思维;

  ②好奇心发展成求知欲,激励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在情境中适时凸现矛盾,激发求知欲。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让学生读通第一段提出:老奶奶既然焦急,为什么又有耐心呢?生涌现出寻找答案的欲望,从而激发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③大胆探索和挑战是创造性人才的特性,他们不会满足于已有的认识和现成的结论,教学时引发冲突能诱发好胜心,激发挑战的勇气。如:教学《赤壁之战》时,让其互动讨论:这场战役有可能其他结局吗?如果你是曹操的谋士,会在什么时候怎样提醒曹操注意,使得历史有可能改写?提出具有探索性的新问题,引导通过思考讨论来探求答案,逐步养成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质疑的学生,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其实就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如:教学《穷人》时,鼓励质疑:桑娜抱孩子回家后那段,为什么用那么多省略号?为什么把西蒙和孩子睡觉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作者为什么不让西蒙孩子多些桑娜孩子少些,不是更显出穷人品质高尚吗?根据不同内容、性质的问题,引导采用不同方法解决,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达到高潮,则开放型问题情境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思维。

  3.利用互动式教学,寻找渗透教学机制

  互动式教学有:①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②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人参与的“互动”,作为互动节点中的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织组者,生成者;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处于多变之中,需要对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使课堂教学向纵深推进,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如:教学“小鹰学飞”时,师创设鹰妈妈带着一群小鹰学飞互动对话的情景,鹰妈妈在前面一边领飞,一边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鹰一边跟着妈妈学飞,一边高兴地回答:妈妈,我正飞到大树的上面,我已经会飞啦!鹰妈妈摇了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又跟着妈妈飞,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得喊了起来:我真的会飞啦!鹰妈妈又摇了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妈妈拼命向上飞。鹰妈妈又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飞到了哪里?小鹰说:妈妈,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白云在身边飘过;小鹰急躁地喘着气说:妈妈!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鹰妈妈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抬头一看,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在鹰妈妈的指引下,小鹰在蓝蓝的苍穹中,飞呀,飞……点评;整个互动、对话,充满着师生、学生情感与心灵的碰撞,在课堂情景,生活体验的内心碰撞中,学生向小鹰学飞的内在需求得到激发,也在碰撞中逐步感悟到:小鹰学飞是无止境的,我们对生活的本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没有穷尽的!学习永远不能画句号;师就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与文本的作者心与心进行碰撞,激发互动对话欲望和激情,使学生心灵与肉体得到交融,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4.教学中挖掘美,进行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重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想象,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教师通过美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美、挖掘美,产生美的'感受,提高学习兴趣。美感教育可通过图画、音乐、戏剧等直观展现或教师语言描述来寻找书中的美。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准备音乐《爱的奉献》和《二泉映月》。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为之朗诵一首诗,优美的音乐和语言,让其心中充满感动,并激起学习兴趣,当大家还在乐声中回想时,进入课题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学生眼中充满同情,让其在《二泉映月》忧伤的乐声中用喜欢方式朗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意境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点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心中还充满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日记中写下《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爱心得到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也达到美感教育的目的。

  5.在朗读中培养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材料。师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还要善于引导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教学《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那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再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朗读。同时思考:①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指导学生读出轻声。②划分出音步,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③确定朗读的重音。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加之配上轻柔的音乐,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点评: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久而久之,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6.教学中如何进行虚词教学

  在虚词教学中要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可结合“……者……也”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讲解。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气。课文大量运用这一格式,对景对情下判断,作解释,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身份,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忽起忽落、高低跌荡的旋律,从而大大增强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的抑郁的抒情气氛。读着这篇文章不能不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点评:这比孤立地举些实例讲解此格式效果要得好。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师要充分调动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兴趣,引导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才能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新课改下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论文

2.语文教学论文新课堂教学建议

3.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探究论文

4.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5.关于新课标改革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论文

6.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改革刍议论文

7.在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1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