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教材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做结构性的尝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培养与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复兴相适应的时代新人新事,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兴趣,完善人格,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素养综合能力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现象的总结和归纳。而历史知识既是总结过去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的记录,又是把握现在和创造未来的向导或参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不可能很好地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也就不能和谐地融入现代社会。可以说,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队伍推翻封建制度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再到与国际接轨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每一个重要举措都十分重视借鉴国内外历史的经验;许多优秀人物在指导立身做人方面,也常常学习运用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中国历史是丰富的宝库,前人的经历、经验是宝贵的教科书。
一、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产生兴趣
多年来,高中历史课普遍不受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因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久远而枯燥无味,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课本所讲的历史知识总与我们很远,总像板着面孔的老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古板的坚固堡垒,让人望而生畏;其二是,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结果,学生把学习历史当做应付考试的任务,把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扼杀在单边不对称的教学环境中;其三是教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扭曲了部分历史真相,加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现象不能切合实际地与现代社会现象加以对照分析。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今天,教育思想已经充分得到开放,各级政府以及学生和家长都对历史知识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有了正确认识,新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纠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为适应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就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只可远观,不可触摸,无法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表面学习现象,缩短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之间的距离感,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现象与现代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严肃”、“干瘪”的历史为具有亲和力、触手可及、有益有趣、有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历史本身,使学生由触摸历史、找寻历史到对历史产生兴趣,探究历史、学习历史,再到感悟历史、体会生存,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把握自我成长方向。
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二、将历史教学内容纳入素质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体系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很少甚至没有哪个学校引入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内容。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各时期都有优秀人物、优秀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古为今用”是有相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吸收历史知识对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品德、素质及人生观的教育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将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社会,影响一个民族,和谐与不和谐就在这其中微妙地变化。
素质教育是初等教育阶段打造人一生成长轨迹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历史的经典事件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心理状态。高学历史课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道德形象、价值观,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用历史某个人物去对照自己、影响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再次,历史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为树立社会正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可见,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家庭稳定与和谐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敏.完善历史学科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教育革新,2006年第6期.
[2]田华.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的培养.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
【高中课改背景培养的论文】相关文章:
2.高中修养的议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0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