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在往年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发现学生有用共用试剂时乱拿乱放,不归位的现象,让其他的同学像没头苍蝇到处找寻,浪费时间且不利于维护课堂秩序,还有实验结束后废液不回收,玻璃仪器不洗刷,洒在实验台面的溶液不及时清理,实验结束后不清理实验台,各种仪器随意摆放,废渣乱倒导致下水道经常堵塞漏水等不良实验陋习,为杜绝这种现象,单纯靠实验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提醒收效甚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平时实验习惯也纳入实验成绩的评定,在实验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不良实验习惯,每次扣除本次实验5%的实验成绩,这样不仅保证了实验室的整洁有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二、改革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
懒惰的学生不动手,为了防止捏造数据的现象,强调完善实验过程,注重事实求是,不片面强调实验结果,避免给学生留下结果越完美越好,实验报告越多越好的错误印象,我们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由以前的单一考察实验报告的方式改为考勤、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性及实验习惯考核、实验知识抢答、原始数据记录情况及实验报告几个方面的总评,从各个方面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真正达到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
三、减少验证性实验,改成方案设计实验
在以往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部分,通常都是已知的化合物,已知的试剂,给定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实验室只是机械的将实验现象一一重现,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实验没有积极性,也很少将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验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思考,实验对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很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将有机化合物定性鉴别的验证性实验改成设计性实验,将定性实验改成未知化合物的定性鉴别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试剂,将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中,由过去的“抓药方”转变成“写药方”,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参与到实验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根据原理讨论所需仪器,实验步骤,制定实验方案
在有机化学实验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所有仪器试剂的实验准备工作全由实验教师完成,在课堂上先由教师讲授实验基本原理、具体的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然后学生根据操作步骤完成实验,最后由实验教师对实验报告的评定对其成绩进行评估。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接受实验流程,对于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中有些操作为什么要这样进行等问题基本没有思考,导致听课时无兴趣,而在开始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对本次实验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茫然无措,动手时无从下手,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较差,更别说调动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基于此,我们在实验教学的课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完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原理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列出所需实验仪器,明确本次实验“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顺利的完成实验内容,并将该过程列入实验成绩的考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能力。
五、结语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但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不仅仅成为一名操作工,而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进而获得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这需要实验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程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我们通过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讨论实验方案、课后讨论、增加设计性实验等改革方式的结果表明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设计理解较好,通过实验习惯的培养,实验室的整洁度及秩序也有明显改善。
【实验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