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问题严重,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其条条框框远小于其他学科,理论上来说语文应当是促使孩子释放天性的科目,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孩子抵触语文学习甚至厌恶语文学习,这就意味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是一门为了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开放思维的社会人才的学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发展语言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掌握综合性学习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是语文中的基础教学,尽管试题简单基础,但面对语文问题需要调动孩子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重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既切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能提高孩子对复杂问题的思维性。这种整体思维和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能有效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
(一)立足实际,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语文是人文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应当着重培养语文在生活总体运用,不照本宣科,让语文内容大于实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期,也正处于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阶段,好奇心处于顶峰,这时候如果强行灌输逻辑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强迫小学生掌握枯燥的解题方法,往往会使得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大打折扣。因此,这一阶段,老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好奇心进行合理的引导,把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课堂与自然相结合。例如:当我们学习四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中的一篇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光讲黄河的变化很难将课堂讲得生动有趣。这是因为黄河距离大部分孩子来说比较遥远,“母亲河”概念不清晰,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在上面空泛的描绘,而学生们依旧云里雾里,不知道如何掌握。老师可以在课堂前给学生布置几个预习小任务,让学生自行组合先去查找关于黄河近年的变化资料,课堂做一个简单展示作为课程导入。或者让学生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一些跟黄河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地方,并且让学生想想看有什么方式可以解决,这样一来,就把课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了。
(二)采用小组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语文的实践性还表现在语文课堂的陶冶作用。语境与情感是语文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新课标中也明确表示要学生能珍视个人独特感受、揣摩并理解文章作者内涵与情感。这就十分考验老师对课堂氛围的把握与调动能力。如何配合课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的感受能力,把好动的小学生吸引住,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而对于一些比较羞涩的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制能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当我们学习课文《秋天的雨》(人教版)时,老师可以尝试分组教学,一部分学生查找雨的图片,一部分学生查找有关秋雨的诗词,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对比秋雨与其他季节的雨的区别,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选择在雨天安排课程,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雨的氛围,体会雨的情感,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能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
(三)鼓励想象、允许质疑
想象力和质疑力是孩子创新能力的原动力。然而语文教学当中,老师们往往会无意识“扼杀”这些原动力。虽然说语文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性,让学生考取高分,会直接给学生“参考答案”并对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的答案进行批评,或是故意忽视孩子的看似简单问题,或是把那些钻牛角尖提问题的孩子视作破坏课堂纪律的捣蛋鬼。这种做法无疑是缺乏远见的,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多元答案、鼓励学生提问,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从而达到发掘个性与潜能的目的。例如:老师在教学《井底之蛙》(人教版)这一篇课文时,不仅仅只是要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对造成井底之蛙这一问题成因的反思。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和思维角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逐步训练的。小学是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老师在这其中充当着重要的引导位置。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把握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辩证性思维,把语文活学活用,为未来的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