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避讳地说,柏拉图的《斐多篇》是笔者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哲学著作。能够完整读完这篇对话集,一是因为其本身短小,读起来并不吃力,二是杨绛先生的译本,避免了许多哲学术语,较为通俗易懂。
一、生而为死
关于灵魂与肉体的辩论,苏格拉底一直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牵绊与阻碍,肉体会有欲望、会生病、需要荣养,这些都影响着灵魂追求智慧的道路,只有真正不带着肉体的灵魂才是单纯的。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所以哲学家一辈子都在追求死亡,追求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
但是,正如主人不会允许自己的牲畜自杀一样。而人只能等待神的召唤,所以苏格拉底把雅典法庭对他的宣判,当做是天神的旨意。而他觉得死亡将使他的灵魂超脱了肉体的羁绊,害怕更是荒谬的。
二、灵魂不死
对于"灵魂不死"的论证,第一是的回忆说,知识就是回忆,认识源于记忆,所以灵魂必定是在生前就以及存在的。第二个论证是万物都具有对立面,都是由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他用朴素辩证法来证明,大→小,小→大;强→弱,弱→强;快→慢,慢→快;高贵→低贱,低贱→高贵等。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特殊情况下,大能够转化成小,小亦能变化为大,从而推断出一切事物都是有相反的一面,而它也一定就是从相反的一面产生的。如此一来,可见由生到死的过程成立,反之死必然能在一定程度转化成生。又或反推,假如生生死死只是单程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回的圆转循环,我们是否可以推出"睡"如果只有一顺的过程,没有反向,那么睡过去了就不再会醒来。
所以他得出一个生死循环的结论,也正如圣保罗的话:"种子若不死去就不能新生",似乎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理论。也正是他这种朴素的辩证法,让我这个本不相信灵魂,坚信唯物主义的人在技巧上一时间也无法反驳。
然而再仔细想来,其实有些推论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某些理论去反驳它。数学命题中,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论断成立的并不多,经常会出现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或是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的情况,简单来说正如爸爸是有胡子的,但并不是所有有胡子的都是爸爸一样。大小、高低、强弱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并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推出生死两者之间的转化。同时快慢高低的转化,首要条件,其实是在于参照物的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大小、高低、快慢都是在形容事物某种属性的程度,而生死却是事物本身的一种状态。
三、灵魂净化说
苏格拉底说,"当心灵沉潜于其自身之中而不为声色苦乐所挠扰的时候,当它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有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这样哲学家就鄙弃了肉体".假设灵魂是真实存在的,我也不认同,肉体是阻碍,虽然肉体使得我们与外在世界接触,然而它也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载体罢了,它并不具有思想,也不能够形成自己独立思维,肉体需要依附着灵魂存在,灵魂的解脱,与肉体的分离,就意味着死亡。所谓的肉体的欲望贪念,真正还是源自的灵魂本身。
先秦著名哲学家荀子"性恶论",是我一直主张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果人一直按照自然原始本性发展,必将会引起坏的结果,而"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来。正如先有人,后再有礼法约束,才能"善".他强调人先天的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改造的。简单来说,起初我们刚到这个世界不符我之意愿的就总会以哭闹来反抗,饿了会哭,尿了会闹,病了会燥,这是人之本性,但父母老师的通过长期的引导教育之后,我们的负面情绪逐渐被压制,从而学会隐藏,学会克制,可笑是最后还反被讥讽着不如孩童单纯。
灵魂净化论与荀子"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类似的,都是一种由坏变好净化的过程。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在解脱了肉体的纷扰之后,灵魂才会是纯洁的、是光明的、更是自由的。苏格拉底说:"哲学家一心相信:爱好智慧能救助自己,洗净自己".
然而荀子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与肉体无关,更多地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并规劝人们求真向善之心。
四、结论
显然,《斐多篇》中苏格拉底与荀子两者的思想都带有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论调,但我更认同后者,正视自身原本就充满欲望与贪念,受到世俗的影响。虽然自身净化是必要的,但这样改变并不需要以灵魂脱离肉体,在死后才能获得。后天的教育,对知识的学习才是净化灵魂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赖竹燕。柏拉图《斐多》中的信念、灵魂、肉体[J].九江学院学报,2007(5)。
[2]齐晶。从灵魂不朽到拒斥死亡-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J].社会科学家,2005(5)。
[3]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商务印书馆,2009(5)。
[4]黄志军。灵魂与归途的知性探索-解读《斐多》的翻译和《我们仨》的写作[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4)。
[5]丁纪。柏拉图《斐多》篇论灵魂不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4)。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57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