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建设规模、学生人数以及耗能设备急剧增加,再加上中国继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后当前又出现各地大学城大规模建设的现象,能源耗费速度逐年增加。包括土地、建筑、基础设备、交通、水、电、饮食、文体、医疗等一系列的消费的增加,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而通过建设低碳校园,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资源浪费,提高办学效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传播;要自觉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低碳意识的高尚责任。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在编制校园规划中应当贯彻保护环境、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基本方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做到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标准、勤俭办学,把握节奏、保证安全。这在制度层面上为建设低碳校园提供了保障。目前,世界范围内许多大学都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1ow-carboons)、提倡低碳校园行为的行列,例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布朗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都已开始了低碳校园建设的进程。国内高校也开展了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研究,例如,北京大学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在校园内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北京大学用电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大学节约用水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水电费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用电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水、电采取“定额管理,计量收费“方式”。有效促进了北京大学的低碳校园建设,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经验。
现代大学城“不低碳”现象透视
我们通过对昆明呈贡大学城内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大学校园有悖于低碳校园建设现象的实地调研,剖析我国现代大学城在建设低碳校园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校园日常生活中的浪费习惯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建设低碳校园、改善校园环境最基本的驱动力就是个人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而当前校园中各种不低碳行为随处可见。(1)办公、教学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如一些不必要的电梯乘坐,一些完全可以在户外进行的排练和演讲等活动全部占用大礼堂或阶梯教室等。另外,每间教室中当天实际平均自习的人数仅占可容纳人数的12%,每间教室的平均用电量为8.39度,每间教室排放出来的co2为6.59kg,办公、教学区的利用率非常低,资源严重浪费。(2)教材、纸张的浪费现象。学生教材的循环使用率不足10%,以云南师范大学目前有2.4万名全日制在校学生为标准,则在校学生每年消费纸张180吨,若换算为碳排放量,则总共产生了630吨的CO2。另外,还存在文印纸张利用率低、单面复印打印的不低碳现象。统计结果显示,每间文印店每天的平均用纸数量为约300张,每个学校平均拥有8家复印店。若每年以280个教学日计算,每个学校每年的用纸量为6720万张,产生的碳排放量1.1吨。(3)水、电、粮食、出行等方面的浪费现象。在大学城内,宿舍与教室经常存在无人或仅有几人的情况下日光灯全开的情况,宿舍及办公室中常有电脑旁无一人却长时间运行等现象。另外,当前大学城普遍使用一次性餐具,校园内的部分超市仍然提供免费塑料袋,粮食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在对校园停车场车辆的调查中发现,大约23%的教师拥有并驾驶私家车上下班,导致高校通勤车空车率增加,造成能源耗费及不必要的碳排放。
(二)大学城规划与建设不合理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首先,大学城在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而过度扩张建设的现象。呈贡大学城地址在呈贡区洛羊镇,坐落于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目前昆明半个市区。一期规划投资将达到31亿,新校区最终规模是15万人,投资约100亿元。呈贡大学城建设占用大量缓坡耕地,造成土地等资源的铺张浪费。其次,校园建设存在重改造、轻保护的现象。不少高校将天然树林草地改造为人工林和草坪,有些甚至填埋天然湖建造人工湖,这种以人工种植的平整草坪和靠别处移植过来的树木破坏原生态的树林草地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后,大学城中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的单元空间有扩大的趋势。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教室、办公室明显过大,一些高职称的教职人员和领导人员同时拥有多间单人办公室,造成办公等资源闲置浪费。
(三)大学城资源共享不充分所造成的不低碳现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城中紧邻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之间在设备使用、实验室建设、会议室建设、网络资源等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没有实现充分的教学资源共享的初衷。首先,课程与教师资源共享不充分。呈贡大学城各高校之间没能够利用各自学校相应的比较优势学科来进行校际的授课教学,而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发现很少有同学会选择去外校选课,仅有少数高年级学生去外校旁听。其次,图书馆共享不充分。在图书馆自习室共享方面,去过外校图书馆自习的同学还不及被调查同学的1%,基本没有同学借阅外校图书资料。最后,实验室设备共享不充分。在参与访谈和调查的各校学生中,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过外校的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探求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以及校园主体的行为层面,提出实现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制度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45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