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已经大大改善。相反地,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开始出现,这也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正确认识当前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充分发挥银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是解决当前我国银行等金融体系中存在矛盾或问题,提升金融改革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下面,笔者将对当前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金融学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1.银行流动性过剩及其表现
20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借贷活动也呈现膨胀的态势。而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发生重大逆转,流动性过剩的趋向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银行流动性过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银行资金流动性比率在持续降低。近年来,我国银行M1和M2的“喇叭口”在不断增加。M1指的是狭义上的货币;M2指的是广义上的货币,两者都是货币总量的基本指标。其中,M1是由现金+活期存款构成的;而M2则是由“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共同构成的。而M1和M2的喇叭口指的是M1和M2的增速之差。当前,我国M2增速较快,与2014年相比,2015年同比增长18%左右;而M1的增速与2014年相比,增速提高12.5%左右。由此可见,M1和M2增速差距还是先对较大的,这也使得货币的流动性比例(M1/M2)下降。
第二,准备金进一步增加。尽管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力求抑制准备金的超速增长。但是,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依旧是只增不减。这使得银行的支付成本增加,也使货币政策的传达效果不甚理想。
第三,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差距会逐渐拉大。就目前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要高于存款余额的增加速度,并且两者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就意味着银行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资金流动过剩。
第四,银行货币市场的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呈现倒挂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十分严重。从20世纪初期,我国的货币市场的利率就一直呈现下降的态势,货币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也呈现出回落的情况。而银行金融债的发行利率也下降到2%以下,比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要低很多。货币市场的利率与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总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过剩现象也预示着当前我国银行等机构的运转过程并不合理,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2.行为金融学介绍
行为金融学,就是指将行为心理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的一名门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行为金融学是当前演化金融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的角度来揭示个体的行为以及个体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机,从而来解释、分析金融市场发展的具体态势。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及应用是为了建立一种描述性模型,从而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的运行状况以及实际的决策行为,从而揭示金融市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和决策的规律。
就国外来说,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及研究是较早的。在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就已经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认为,金融证券的价格并不是仅仅由证券的内在价值所决定的,也会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会对证券的价格变动产生尤为关键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又分为套利限制和心理学两部分。行为金融学主要是用于解释金融市场中人的实际行为。从研究方法方面来说,行为金融学主要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并且是在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就当前来说,人们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首先,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者过于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过分自信,导致判断乃至行为的失误;第二,投资者回避损失的心理。人们很多的行为活动都是在趋利避害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避害”,而后才是“趋利”。在金融交易活动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避免损失。第三,投资者追求时尚、乐于从众的心理特征。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人的决策及行为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周围人的金融行为或决策会对其个体的金融行为及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第四,投资者谨慎的心理特征。他们趋向于选择那些效果相对明显、不会后悔的决策方式。其次,决策行为的特征。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会相应地调整,而他们的偏好也是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第二,决策者追求的是最令自己满意的方案,可能这种方案并不是最佳方案;第三,决策者会根据决策的性质和环境来寻找不同的决策程序。
总之,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及应用为我国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对于我们研究各种经济行为也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对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行为金融学的几点探讨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行为金融学是以金融市场中各个投资人的真实行为为基础的,致力于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各种行为。当前,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行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这与金融市场各个参与主体在市场条件下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存款者在损失厌恶情况下的储蓄偏好导致流动性过剩。行为金融学认为,个人在损失一笔钱中所获得的烦恼要远远大于其在获得一笔钱时所得到的快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损失厌恶效应,会造成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资金配置的过程中采取各种保守行为。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总是将储蓄存款作为主要投资方式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前股市动荡,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投资者都不敢在大额购买股票,造成了居民投资的严重不足,储蓄量仍然持续增加。
第二,心理账户的影响使得银行的信贷进一步收缩。所谓心理账户,就是指人们对财富来源、用途、时间等进行区别对待,并进行独立核算的决策行为。也就是说,人们对财富或者资金的不同部分的看法是不同的,部分资金的价值要高于其他财富的价值。就商业银行来说,企业和居民的存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而贷款利益是其主要业务收入。也就是说,贷款的风险及收益大小对银行来说作用是巨大的。
第三,人民币升值带来了“羊群效应”。所谓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交易中存在着学习和模仿的现象。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现实社会中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投资者倾向于将其观察到其他交易者的投资决策行为作为自己投资活动的主要信息依据,从而模仿他人的决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外资金大量流向国内市场,这也带动其他资金进入国内投资体系。大量的资金内流也造成了我国国际收支账户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流动性过剩的效应也较为明显。
4.应对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降低居民的损失厌恶效应。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给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从根本上源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以及教育服务体系等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者的收入来源,增强其购买能力。要充分运用税收等工具,调节我国的收入分配秩序,从而减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要建立养老、保险、教育等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第三,提高消费领域的服务质量及水平,丰富商品的种类,优化消费者的环境。第四,加大“三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从而改善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市场。这也会进一步缩小居民对投资的损失厌恶效应,改善当前的高储蓄率状态。
其次,要加快金融创新,从而有效改善心理账户效应。商业银行要积极改善和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和收益结构,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提高。要创新信贷投放结构,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从而改善对企业的过分依赖心理。同时,要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改善资本市场的利率结构,注意应对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总之,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重视流动性过剩的行为,从而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37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