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由于观念、文化、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学校德育急需找到适当的途径,来宣泄这痛苦与迷惘。面对当前学校德育的诸多缺陷,面对学校德育转向思路的日益清晰化,我们似乎已发现了问题的答案:“无根的德育”呼唤生命的回归,“无情的德育”渴望情感的滋润,而网络的冲击使我们意识到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便汇成了我们寻找已久的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一、生命化德育
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反思,我们认识到以传统德育理念为支撑的现代德育是“无根的德育”,由此,便造成了道德虚伪的盛极一时。若要真正摆脱这种困境与无奈,顺应德育转向潮流,只有加强生命化德育,关注个体生命价值与生命体验。
生命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对于生命,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然后才是对意义的追求。而在我国传统德育理念中,往往是脱离生命空谈意义,甚至以生命的牺牲为代价,而赞叹“死的光荣”。其实,假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何意义的实现呢?笔者认为,生命化德育的实质便是教人体悟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化德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德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为此,生命化德育必须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平相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此外,学校中推行生命化德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填补当前学校德育的生命真空,造就活生生的“道德人”。首先,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的渗透。“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进而理解道德的价值。“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在美的陶冶中体悟道德的真谛。小学《品德与生命》、《品德与社会》是实施生命化德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从而真正理解道德的意义,主动地去维护道德规范,训练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其次,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化德育真正触及灵魂。真正的德育是感染灵魂的德育,而不是空洞干瘪的说教与盲目残暴的灌输。生命化德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从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再次,实施生命化德育必须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德育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德育方式。从已经产生的中小学德育问题看,不少是由教师反生命的德育方式所导致,这方面表现很多,如教师的体罚与变相体罚;教师的病理性语言的讽刺挖苦等等。这些反生命的德育,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问题,德育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道德背叛。生命化德育即“品格教育”,它理应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轴心与灵魂。
二、情感性德育
认知、情感、实践是驱动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架马车,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引发个体道德畸形。叶澜教授认为,道德必然具有科学知识所没有的独特个性,即情感性、情境性和践履性等。道德具有情感性,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由知向行的转化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德育中,大量的应是通过非理性的心理形式,即主体的欲望、情绪、情感、意象等来表现理性内容。我们把体验认知型心理结构设定为德育的心理模式,即德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在德育中,我们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创设可感受的对象,有移情效应的气氛以及理想的或冲突的情境,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尽可能地活跃起来,运用想象、幻想、无意识记忆、直觉、灵感等方法来把握价值体系。现在很多学校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环境,通过音乐渲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与道德的相近和互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纳规范。通过综合各学科发展成果,反省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已有观念和经验,特别是正视当代德育现实的不足,我们愈加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德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叶澜教授提出的“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为我们的学校德育研究开启了一条新路。沿着这个思路,笔者认为实现情感性道德教育,需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教育者的情感素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伦理之知,充满主观内在性、主体选择性,它附着于情感化的人格身上,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趋同和认同。《学记》中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情感滋润,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升华打下必备基础,从而使他们增强道德责任感。
第二,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是学校德育的枢纽。伦理知识总是出现于人的具体实践中,即人只有在道德交往的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和运用。道德本身便是应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自古以来,情义无价是我们永恒的道德篇言。但由于近代工具主义理性的泛滥,拜金主义思潮的席卷全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条逐渐被物质金钱所取代,从而导致社会道德的失范。学校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之下,亦步亦趋,从而出现了学校德育危机。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师生及生生之间情感交往建设,营造理解、宽容、尊重的交往环境。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氛围,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第三,受教育者情感经验的积累是学校德育的前提。叶澜教授认为人的早期的联系感、安全感、依恋感、秩序感等等,是人的德性成长最主要的起始性的情感机制。正是由于这些情感机制的支撑,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能力才会不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学生情感经验积累的引导。首先是安全感、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才是价值上的认同感、共通感,最后是敬仰、敬慕和一种追求高尚的情感,这同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一致的。
三、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的开展及其效果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校德育必须做出相应调适,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能促进学校德育实施的有利因素,同时尽力消除不利因素。如今网络已逐渐走进学校和家庭,将成为人生存的另一个空间,“就像先辈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应付马匹或汽车的世界一样,我们也必须从现在就帮助我们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机,使他们成为高效率、有成就的电脑化世界的公民。”面对网络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学校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
第一,教会选择。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如何教会选择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培养批判性思维。传统德育把那些预定好的东西强加给人,不仅不能产生思想,反而扼杀了德性的发展,因为它们缺乏人性所需要的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理性的观念。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多元道德价值观并存,价值观念冲突不可避免。个体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和价值观,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其次,教育要正确引导。我们强调教会学生选择,并不是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而是在教师价值引导下,自主地作出选择,把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
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对于传播信息的网络,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怎样上网,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遵守道德。现在很多人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术,但有些人却利用它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因此,学校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针对网上许多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就网络道德建设开设专门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知行达到完美的结合。还可以针对社会道德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如前几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三,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校园网建设方兴未艾,它为进行网上教育提供了先进手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把优秀的道德资源登上网,在网上开设道德聊天室,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并进行积极引导。因此,加强校园网建设,向学生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把各种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信息推上网,发挥校园网应有的德育功能是我们学校应采取的对策之一。
传统德育的回天乏术,工业文明的道德畸形,信息社会的道德冲突都警示我们,学校德育改革势在必行。建构全方位、整体结构化的德育体系是我们的惟一出路。从当前学校德育的微妙转向中,我们发觉以生命化德育为灵魂,情感性德育为血肉,网络道德教育为神经脉络的新型学校德育体系正在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01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