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是指因沸水(油)、烈火、光、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它包含皮肤或黏膜损伤,严重者可能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见且极其复杂的外伤疾病之一[1].随着社会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受伤人数逐年上升,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2000 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占总人口的1.5% ~ 2.0%,其中住院人数占 5.0%[2].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化学药物较多,如抗菌药物、银盐等,主要作用是消炎、抗菌、镇痛,但存在有一定不良反应、对深度烧伤的创面促进肌肤组织的再生能力差、治疗烧伤后的消水肿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之处;而中药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目前认为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拥有消炎、生肌、去热毒等作用的烧烫伤膏常被使用,如京万红、美宝湿润烧伤膏等。针对传统中医药在烧烫伤治疗方面应用的现状,本文通过回顾近 10 年的文献,就中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传统应用、中药治疗烧烫伤制剂的发展进行简述,着重对其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医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潜在价值。
1 烧烫伤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中医认为热毒为烧烫伤的病因,清热解毒类药为常用治疗药。晋代至唐代的医家如葛洪、孙思邈等指出烧烫伤多因火热毒邪而致,当以苦寒收敛为治则,常用栀子、黄芩、白敛、柳白皮等清热药治之,以去热毒。之后烧烫伤的治疗逐步细化,如明代医家根据烧烫伤发病时期及程度的不同辨证施治。清代陈士铎在《洞天奥旨》中谓“汤烫疮……轻则害在皮肤,重则害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脏腑,故治火烧之症,必须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指出烧烫伤乃火毒所致,内外受之,当以内外同治为治则[3].由此可发现古代医家对烧烫伤的临床认识及治则已非常详细,且提出烧伤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
近代中医文献多数认为烧伤是因热所致,热胜则内腐,以致肌肤腐烂,外毒时有内攻可能,故认为除热外还有毒,其病因机制仍是热毒,治疗上仍多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用制剂或方药,如大黄涂膜剂、复方虎杖液、解毒烧伤膏等。
2 中药治疗烧烫伤制剂的演变与应用
传统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剂型多为散剂、糊剂、油膏剂等。其制法常常是把药物粉碎成粉末后直接加入赋形剂或是用油炸的方法得到药物油炸液再加赋形剂制得,但所得制剂一般较粗糙,有效成分未明确且未进行收集,又因制备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致使这些传统工艺获得的制剂疗效较低,且质量不稳定[4].随着中药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及中药抗烧烫伤作用机制的研究深入,中药治疗烧烫伤的制剂逐渐由复方制剂、多组分向单味药、单一有效成分发展,且剂型呈现多样化,出现了酊剂、喷雾剂、膜剂、贴剂等更为便捷有效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亦有学者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来改进工艺,如采用现代纳米粉碎技术,将中药单元缩小到纳米尺度,从而使中药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大幅度提高[5-6].
目前,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有烧伤止痛药膏、美宝湿润烧伤膏、康复新液、紫草烧烫伤喷剂、烧烫伤膏、京万红软膏、大黄紫草膏、国药烧伤膏、烧伤止痛膏、复方桐叶烧伤油、复方雪莲烧伤膏、生肌象皮膏、珍石烧伤膏、十味紫草烫伤膏、烫伤合剂、紫草油、中药烧烫灵等,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止痒、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7],治疗烧烫伤效果肯定,获得广泛认可。如烧伤Ⅱ号油(生地、地榆、虎杖、黄连、黄柏及贝母组成)治疗轻中度烧伤患者 116 例,其止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着[8].紫霞烧伤膏(地榆、白芷、黄连、黄柏、黄芩、红花、虎杖、米壳、紫草组成)治疗 128 例烧烫伤患者,其中烧烫伤面积< 5% 85 例,10% ~ 20% 42 例,> 20% 1 例,烫伤类型涉及热液、热蒸汽、热金属、化学试剂等,烫伤程度包括Ⅰ度 71 例、浅Ⅱ度 48 例、深Ⅱ度 9 例,患者经过经换药治疗后,治愈率达100%,Ⅰ度创面2~3 d愈合,浅Ⅱ度创面5~10d 愈合,深Ⅱ度创面 3 周愈合,治疗时间最短 2 d,最长20 d 愈合,其中浅Ⅱ度与深Ⅱ度烧伤治疗同时配合抗菌药物与补液。所有病例均无增生性瘢痕生长,无功能障碍表现[9].烫伤合剂(两面针、地榆、虎杖、金银花等组成)治疗烧烫伤患者 162 例,在止痛、减少色素沉积、缩短创伤愈合时间及抑制瘢痕形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10].
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Ⅱ度烧伤 143 例,在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色素沉着,防止瘢痕形成,降低创面感染率方面均优于磺胺嘧啶银(SD-Ag)干燥暴露治疗及 0.5% 碘伏(PVP-I)半暴露治疗法[11].康复新液为蜚蠊科美洲大蠊全虫提取物制成的溶液剂型,主要成份是肽类、多元醇类和黏糖氨酸,将其外用治疗Ⅱ度烫伤患者 50 例,发现在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碘伏湿敷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12].虽然许多中药制剂在烧烫伤的修复过程中发挥较好的疗效。但是面对出现休克、感染较重的重症患者,则需与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联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抗感染、抗休克的治疗,再使用中药配合补液、抗炎、输血等治疗,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中药烧烫伤制剂能促进创面早日愈合[13].
综合而言,可认为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剂具有无毒、药性平和等特点,且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抑菌作用较强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加速创面结痂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及抑制瘢痕增生等优点[5],因此其在临床治疗烧烫伤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3 中药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创面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 4个阶段:炎症反应阶段、细胞增殖阶段、结缔组织形成阶段及创面的收缩和重塑阶段。4个阶段之间既相互交叉、相互重叠,又涉及多种修复细胞、炎症介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份的共同参与,在机体的调控下呈现出高度的有序性、完整性和网络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紊乱,都将直接影响创面愈合的进程。治疗烧烫伤的根本是希望药物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预防瘢痕增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557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