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已被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所关注, 对其病机的探讨也十分热烈, 但对阳虚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似未引起应有重视, 对此作者浅谈拙见如下。
1 阳气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阳气的盛衰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体生、老、壮、死的自然规律时,认为当女子四七、男子四八身体机能最旺盛之后, 首先从阳气衰落开始, 故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丈夫“五八肾气衰,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因五脏阳气衰退,肾藏不能变藏其化生之精气, 始见“发鬓白, 身体重, 行步不下”等一系列机能减弱表现 ,《 生气通天论》更明确提出了“阳气者, 精神养神, 柔则养筋”。人体正常状态下, 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动作轻便灵活、肌肉丰满等, 皆系阳气之温养, 故阳气虚衰 、必然出现精神疲惫、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命。
阳气与阴精是互为影响的。《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阳化气 , 阴成形”。明确饮食精微在阳气的作用下, 转化为人体的有形物质, 这些有形物质在人体需要时, 复被阳气化生为功能, 只有功能正常, 机体才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 如此循环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若阳气不足, 阳不化气, 将导致有形物质的积聚,这些有形物质的大量沉积, 将聚而成痰、成饮、成瘀, 进一步阻碍阳气的化生功能和运行, 易致“五脏气争, 九窍不通”而发病。
现代研究也证明, 正常老年人绝大多数有阳虚征象, 有学者通过对340 例基本健康的60~84 岁老年人的研究充分表明这一点, 所以阳虚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而中风又系中老年易患疾病, 与阳气虚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阳虚阴盛是中风的基础
中老年人, 从饮食上一般并无明显减少, 然而却多有畏寒、乏力、精神疲惫等表现, 其主要为阳虚不能把物质转化为功能, 同时伴有形物质的积聚, 如痰多、流涎、排尿不畅、舌下脉络增粗甚至个别患者下肢水肿等, 结合现代检查血液粘度、脂类增高等征象, 成为中风易患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加速疾病的发展, 所以目前中风病有提前和增多趋势。虽然一些医家认为阴虚阳亢乃中风病的基础,但临床阴虚体质、消瘦者较少发病, 而嗜酒、恣食膏粱厚味及肥胖者反多为病, 值得思考。
痰、瘀、火等是中风病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已被世人所公认, 但此类致病物质的产生, 与阳气不足密切相关。阳气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 阳气虚衰、温运无功, 必在流瘀滞;体内水液代谢靠肺、脾、肾等脏协调活动, 阳虚则肾不化水,脾失运化、肺宣降无功, 水聚成痰、成饮;痰阻日久、化热生风, 当五情过激、外因诱发之时, 虚损之肾阳不能安居至阴之地, 夹痰夹瘀, 暴冲于上, 而发力中脏腑或至夜半阴盛之时, 阳气更虚、无力运血, 瘀阻痰停, 阻塞经络, 成中经络之疾。古代以艾灸预防中风, 当今艾灸风池、阳陵泉及背部诸穴治疗中风, 皆温阳运血之法。
中脏腑患者每见头面潮红, 乃因痰、火、瘀上冲而致,故王永炎等以萎星承气汤急下治标有效。但现代研究证明,此时血液微循环呈现瘀滞状态, 临床可见手足厥冷等症, 提示阳虚仍为其基本。沈敏南通过观察认为, 中风患者脱证, 大多见阳气虚脱或阴阳俱脱两类。朱新星也发现>51 岁的中老年患者, 病深易致亡阳, 从侧面反映了其阳气虚损, 积渐而增, 日久量变引起质变这一现实。若肝肾阴虚为其病本,则病甚当以阴脱为先。
中经络患者每见小便短数, 甚则遗尿、嗜睡、肢体痿废等症, 均与阳虚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虚不守则小便失常, 阳不养神则嗜睡, 阳不养则痿废。临床发现中风患者, 值天气晴暖时, 肢体功能较阴冷之日为佳, 亦证明这一点。中风患者,甚时可出现中枢高热危象, 其无论病机或程度, 均与普通发烧迥异。故寒凉直折多元显效。王冰言“病之大者, 犹龙火也?识其性者, 反常之理, 以火逐之, 则熘灼自消, 熘火扑灭”。作者认为, 当此龙雷之火、熘灼之时, 以附、桂、参、姜等温阳益气或可改善脑干血液循环, 防止阳气暴脱, 寄希望于万一。
中风患者多数虽难以活动, 但饮食正常, 甚至较平日为多, 消化功能亦佳, 但吸收的精微, 不能充分转化为能量, 故常见神疲嗜睡、身体肥胖之征, 进而又影响人体的功能恢复。如何阻断这种恶性循环, 值得研究。
不少研究发现, 中风发病与季节有十分明显关系。张明亮等经统计后认为, 风中脏腑, 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风中经络以秋多季发病较多。无论风中脏腑或经络, 均以冬季为甚。有学者对105 例急性脑血管病分析也证明, 脑出血以1 月最冷时发病率最高。脑血栓以冬春二季发病率最高。《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 烦劳则张, 精绝、辟积于夏, 使人煎厥”。若中风以阴虚阳亢为基础, 则夏令炎热更伤阴精, 发病应较冬季为甚。由于患者阳虚, 冬寒更损阳气, 推动血液无力, 则易致中经络;阳虚则痰瘀更甚, 值外因诱发, 呈暴脱之兆, 冲于上则成中脏腑。夏令火热, 稍助虚损之阳, 故发病率最低。
或以为其病本为阳虚, 但发病时, 急则治标, 亦应以化痰荡火为先, 但治标治本并不矛盾。治标的同时, 加同温阳益气之品, 标本兼治, 并无太大禁忌。樊淡以茯苓四逆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5 例, 其中脑血栓38 例, 脑出血8 例, 脑栓塞5 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 例, 6 d 为1 个疗程, 结果无效仅8 例, 充分证明这一点。
3 温阳药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中风病的发生, 与高血压、动脉硬化, 血液粘滞性、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及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温阳药多数能扩张血管, 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治疗休克, 增强心肌收缩力, 加速心率, 增加心脏排血量, 提高脑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 亦可推动血液运行、减少瘀滞现象发生。临床证明, 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 与脑血压调节中枢缺血缺氧有关。用附桂类温阳药后, 血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部分温阳药物具抑制ADP 诱导的血液凝集作用, 若配合活血化瘀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对中风致病因素有很强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赵鹏. 温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2] 王春霞, 常红. 温阳法在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6(6):741-742.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542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