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信息时代教育环境变化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为基础,通过文献调研、访谈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普修武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为: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
关键词:网络时代 武术教师 能力结构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革,我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结合。普修武术教师是武术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关键,网络时代需要普修武术教师结合武术属于体育的共性和高于体育的特色,创造性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
1.对高校教师新能力结构的分析
1.1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高校教育观念是在强调教育中充分各种教学资源和最新的教育理论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具备接受学习新的知识能力,所以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如何成为学习者和评价者;如何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和社会性需求实用性较强的全面培养[1]
2.2全面的教学设计能力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它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 形神兼备,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高校武术发展仍很缓慢,有关武术教学改革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内容的更新、个别教学理念的更新等微观层面的分析,缺乏总体的、宏观的理论指导及全国范围内的课改[2],本文通过文献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目前我国普修武术教师缺乏有关武术教学宏观的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武术课改的一个难题。
首先,从教育教学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不能就武术而论武术、就技术而论技术、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和练习,不再是以往的灌输式学习方式,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我创新意识。其次,从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上,应强调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协调、整合。比如调查发现,学生不喜爱武术套路,而热衷于防身术等项目,所以对于课程的开设方面就应体现次序性。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强调设计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比如高校可以进行武术教学与全民健身的创造性、灵活性结合的武术教学大纲修定,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学有所用。
因此,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利用网络时代信息解决教师新结构能力的发展。
2.3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
教学过程应包括: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小结,实现教学设计方案优化的能力。从现代体育发展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大背景来看,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教学过程实施的能力应加强学科联系、加强社会实践与教学相联系,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1综合评价的能力
信息网络时代的体育武术教学评价,不同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评价应该全面的、综合的(如:下面图1)。既包括终结性评价,也包括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总体体现出议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2.3.2武术教学内容与方法链接的能力
在教学上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考虑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2.3.3应注重协作性教学的能力
信息网络时代,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将成为现代教与学的过程。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协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向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个体学习,以提高科研水平及教学的的深度与广度,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可以与体育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互相谈讨关于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连续性问题,诸如在武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问题等,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还能弥补教学内容方面的欠缺,是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方法。
2.3.4促进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实际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虽然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非常重要的[3]。例如假设“敌人”的个子相当低应采用擒拿法,再对穿掌手的高度作解释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还包括协作法等,此时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是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知识能力。
2.3.5终生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网络时代,教师作为传统武术的传承者、教育者,应不断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设施、计算机多媒体等有利条件,加强学习基本操作能力培训,有意识的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例如最新大学体育武术教材中新增了五禽戏、八段锦内容,如果不对其功法和时代背景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3.结论
1.提高教师能力的培训必将是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长期的过程。
2.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加强理论科研知识学习,而且要加强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层面上和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整合能力。
3.教师能力的培养方向应向应用型、实用性转变,而不应停留在方法论层次上。
参考文献
[ 1 ]陈福刁. 分组教学比赛学习在武术选项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
[ 2 ]刁振东. 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 3 ] 高松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评价与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6(4)
[ 4 ] 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1)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538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