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积累与运用(共 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嶙峋lín xún 倏然shū 悖论bèi 万籁俱寂lài
B、逶迤wēi yí 风靡mǐ 亵渎xiè dú 娴熟深谙 ān
C、呜咽yàn 倔强jué 狼籍jí 脍炙人口kuài zhì
D、簌簌sù 歉疚qiàn jiù 蔫吧niān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B、李明同学站起来说:“蔡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D、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3、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凄清 语时了不悲:完全
B、齐之习辞者:熟悉 坐盗:犯罪
C、非咨询不穷其志:追根到底 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上下,左右
D、何以都不闻消息:竟 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开玩笑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①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②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③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B、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中,废墟是昨日的坟墓也是明日的家园,灾难是过去的终点更是新生的起点。
C、通过开展文明对话,减少敌意和偏见,消除隔阂和误解,使我们共居的地球永远和平、繁荣、幸福与进步。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6、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7、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伙伴哈克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一个坏家伙杀了人,却嫁祸于人。这个坏家伙是印第安人乔。
D、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者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二、 阅读与欣赏(共40分)
(一)(2分)
春日偶成(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互相映照。
B、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
C、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D、诗的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
[注] ①审:明白,清楚。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4分)
⑴善弹琵琶 善: ⑵遂旁设一虚坐 坐 :
⑶会幸苑中 会: ⑷卒不赦程 卒: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 D、卷石底以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944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