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晤(wù) 数载(zài) 指摘(zhāi) 孜孜求学(zī)
B、商榷(què) 殷勤(yīn) 聘请(pìnɡ) 砥砺德行(dǐ)
C、訾詈(zǐ) 弭谤(mǐ) 造诣(yì) 道义相勖(xù)
D、切磋(cūo) 肄业(yì) 敷衍(yǎn) 能裨实用(p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怡误自趋正轨根基深固以诚相待
B、详悉道德沦丧无动于衷旁稽博采
C、提携细微末节光阴虚渡力矫颓俗
D、卓绝大相背弛精旨奥义潦草塞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
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问心无愧,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
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二、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12月
(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
5、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 。
6、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 。
7、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
8、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
【附一课一练参考答案】
1、C、(A,载:zǎi;B,聘:pìn:D,裨:bì)
2、B、(A,怡-贻;C,渡-度;D,弛-驰)
3、C、(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累赘,可改为政府责无旁贷)
4、D、(A句成分残缺,应在演讲后加上说。B句搭配不当,改变关系应为改善关系。C句语序不当,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应为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
5、因果关系。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⑴ ①须有相当常识,②做事须有专门智识,③遇事能断的总体智慧,④有根本判断力。
⑵ ①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②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
7、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
8、设问、排比、呼告等。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三个便是你因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斩钉截铁,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诸君啊的呼告,令人警醒。
【课文链接】
前言:蔡元培先生为了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的学术思想,于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但为了维护学术自由又预备于1919年愤而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下文是当时草拟的公开声明。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一)我绝对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为了北京大学校长是简任职,是半官僚性质,便生出那许多官僚的关系,那里用呈,那里用咨,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的公牍。要是稍微破点例,就要呈请教育部,候他批准。什么大学文、理科叫做本科的问题,文、理合办的问题,选科制的问题,甚至小到法科暂省学长的问题,附设中学的问题,都要经那拘文牵义的部员来斟酌。甚而部里还常常派了什么一知半解的部员来视察,他报告了,还要发几个训令来训饬几句。我是个痛恶官僚的人,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鼻息么?我将进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层,所以两年有半,天天受这个苦痛。现在苦痛受足了,好容易脱离了,难道还肯投入去么?
(二)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哪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
(三)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北京是个臭虫窠(这是民国元年袁项城所送的徽号,所以他那时候虽不肯到南京去,却有移政府到南苑去的计划)。无论何等高尚的人物,无论何等高尚的事业,一到北京,便都染了点臭虫的气味。我已经染了两年有半了,好容易逃到故乡的西湖、鉴湖,把那个臭气味淘洗干净了。难道还要我再作逐臭之夫,再去尝尝这气味么?
我想有人见了我这一段的话,一定要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话来劝勉我。但是我现在实在没有到佛说这句话的时候的程度,所以只好谨谢不敏了。
1919年6月15日
(选自《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附注
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就在作者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年,他曾写《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一度要求辞职。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未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毛泽东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846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