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
●要点导学
1.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统治的残暴,具体表现为:
(1)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2)生活腐化堕落,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3)战争频繁,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导致民不聊生。
(4)轻视人民,无限制地剥夺人民的财富,隋朝的富有是建立在人民的贫困之上的,最终导致人民的反抗。
(5)堵塞言路。农民起义几乎遍及全国,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大臣没人敢说一句实情。
2.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纳谏和用人
唐太宗重视纳谏。他以隋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赶得上他。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匠。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征。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唐朝的繁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方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这些猛将谋臣为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的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征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政,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个人的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社会景象称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推行贞观新政
唐太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贞观时,他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特别是减少服役天数(每年服役时间为20天),并规定可以纳绢代替服役(每日三尺绢),并取消了纳绢代役的年龄限制,从而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与隋代的徭役过重形成了明显比照,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唐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继续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
在司法方面,唐太宗强调以仁为本,以刑为末,既强调执行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又强调执行死刑要慎之又慎,为此特别设立了死刑三复奏制度。贞观四年,全国被判死刑的仅有29人,社会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初步局面。
●问题探究
问题:我们应怎样评价唐太宗?
探究思路:评价历史人物最基本的方法是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看其行为或政策是否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并注意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结合唐太宗的政绩,从促进历史发展方面对其予以肯定,可从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等方面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
在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如魏征、杜如晦等;完善国家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这些都是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统治者所继承,对后世影响较大。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唐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开办学校,设有专业分科。这一点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是唐朝科技文化得以发展的关键。
在民族关系上,采取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北方各族称他为天可汗,说明他平等的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
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开放的政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使唐朝文化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如此见识、贡献的皇帝是不多的,虽然他在晚年有骄傲情绪,有一些过失,但观其一生,我们仍应肯定其历史地位。
●精题精讲
例1 (2004年山东中考)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分析。A、C两项属于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B项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都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因为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炀帝时期,而非贞观年间,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黑色陷阱:个别同学会认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其错误之处是忽视了题目中D项的叙述是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是在隋炀帝时期,而非贞观年间,不符合历史事实,所以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完整地阅读题目,仔细推敲题目的要求。
例2 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房玄龄 B.魏征 C.马周 D.常何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实的识记。魏征是唐朝最有名的谏臣,在他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比喻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答案:B
黑色陷阱:如果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或者审题不够仔细,答题时就很容易张冠李戴。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777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