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身处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
7月和8月,原本是传统的出口旺季,出口却连续两个月低增长,9月数据虽冲高,但估计与企业赶在“最长黄金周”前交货“圣诞订单”不无关系。
外部市场的萎缩,并非依靠单纯的政策工具所能化解,拿什么保外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旺季不旺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可以管窥到今年西方消费形势不容乐观。7月份,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1~7月7.1%的进出口额增速距离全年10%的增长目标尚有差距。而8月情况也没有好转,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仅仅增长了0.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2.7%,进口下降了2.6%。9月中国出口规模意外冲高,出口186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不过,有企业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赶在“最长黄金周”之前交货有关,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外贸依然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当前,欧美市场需求依旧疲软,而欧美日也都在积极扩大出口,重振制造业,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也在蚕食着中国制造的订单,全球贸易竞争空前激烈。
竞争力减弱?
一边是国际市场疲软,一边是中国制造成本不断攀升,双面夹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在不断调整中。继2009年耐克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后,另一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今年也准备关闭在华唯一自有工厂。此外,阿迪达斯还在华终止了与敏恒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供应商的合作合同。
“我们的客户在不断地要求我们到东南亚设厂,就像当年强烈要求我们到中国大陆设厂一样。”广州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坦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已影响到其企业竞争力。他在1990年将台湾的工厂全部迁移到广州,因有耐克、ELLE等知名品牌客户力撑,一度发展到近2万名员工.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工人人数一减再减,目前维持在5000人左右。“我们不缺资金,订单也还是有,问题是有些订单不赚钱,何苦去接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566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