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60分)
1.在我国历史上,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开始于,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单元验收。
A.秦 B.隋 C.唐 D.宋王景
2.隋炀帝下江南的主要地点是在
A.洛阳 B.长安 C.江都 D.杭州
3.隋朝大运河开凿是在
A.605年~ 610年 B.581年~ 589年
C.577年~ 581年 D.610年~618年
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法律严酷、赋税沉重 B.土地兼并严重
C.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D.农民起义
5.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到中央始于
A.唐 B.隋朝 C.明朝 D.宋朝
6.唐玄宗即位重用的名臣是
①房去龄 ②姚崇 ③杜如晦 ④宋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重用人才 B.善于纳谏 C.轻摇薄赋 D.减轻刑法
8.茶叶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是在
A.秦 B.隋 C.唐 D.宋
9.唐朝时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①粟 ②荞麦 ③稻 ④高粱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唐朝时期,铸造工艺高超,金属器具的代表作是
A.长安大雁塔的铁钟 B.扬州铜镜
C.随县出土的编钟 D.博山炉
11.唐朝农业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①一年两熟制在全国推广 ②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出现
③两年三熟制在北方推广 ④广泛采用水稻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2.俘获东 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3.藏族的祖先是
A.南诏 B.回纥 C.突厥 D.吐蕃
14.气势宏伟的千寻塔,体现了哪个少政民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15.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和松赞干布的共同之处是
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建立政权 B.接受唐朝政府的领导或册封
C.与唐朝通婚 D.与唐玄宗一个朝代
16.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是在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17.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
A.波斯 B.大秦 C.天竺 D.大食
18.“唐风洋溢奈良城”中的奈良城是哪个国家的都城
A.新罗 B.B本 C.大食 D.波斯
19.唐末农民战争失败于
A.873年 B.884年 C.907年 D.960年
20.在位时达到全盛,统治后期开始衰落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21.首先借助少数民族武装维持自己统治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玄宗 D.唐肃宗
22.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表现在
①带领禁军 ②自己做皇帝 ③参与国策制定 ④职位传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3.欧洲国家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要比我国晚
A.500年 B.700年 C.800年 D.1000多年
24.“诗圣”是指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韩愈
25.《步辇图》的作者是
A.杜甫 B.阎立本 C.柳宗元 D.颜真卿
26.李白写出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大量诗篇,其代表作有
①《秦中吟》 ②《潼关吏》 ③《早发白帝城》 ④《蜀道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7.下列诗人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28.唐代擅长人物故事画的画家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柳公权 D.颜真卿
2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②杜甫的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③阎立本的画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
④书法家柳公权创立了一种雄深敦厚创新书体,人称柳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0.在隋朝短暂的历史中,建筑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这个时期建成了
①大兴城 ②赵州桥 ③大明宫 ④莫高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部分(40分)
31.阅读《隋朝大运河图》后,请回答:
(1)请写出隋炀帝由洛阳到余杭沿运河南下所走的路线(包括经过的运河、河流和城市)(3分)
(2)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群,舟也;人,水也,历史试题《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单元验收》。水能载舟,变能覆舟。”
材料二:“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回答:
(1)上述两段是谁说的?(1分)
(2)材料一中“君”“人”各指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本”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务本”?(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富。”
回答:
(1)这是谁写的一首诗?开元是哪些皇帝的年号?(2分)
(2)这首诗中的“小邑犹藏万家室”说明了什么?(1分)
(3)这首诗反映了什么?(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君,舟也;人,水也。能能载舟,变能覆舟。”
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唐太宗语。
材料三:唐太宗常对臣对臣子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4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分别可看出唐太宗的什么思想?(2分)
(3)唐太宗本着上述思想治国,有哪些突出措施和业绩?我们应怎样评价唐太宗?(4分)
(三)问题(任选两题共15分,其中37题必做,其余任选一题)
35.列举隋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突出贡献?(7分)
36.简述唐和日本友好往来的相关史实。(7分)
37.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朝前期百余年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8分)
四、研究性课题
【活动目的】
1.探讨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各种表现,进一步把握隋唐历史发展的特征。
2.探索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的各种条件,总结成功的经验,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发扬历史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兴而努力奋斗。
【活动议题】
1.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的表现。
2.隋唐时期封建君主统治政策的调整及作用。
3.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
4.隋唐时期对外开放的政策及其作用。
5.隋唐文化圈形成的历史条件、特点、影响。
6.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相互作用。
【活动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活动议题,收集资料,交流心得。
2.举行班级报告会,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559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