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敬畏自然课后练习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并不很好理解,好在课文思路清晰,教学中我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设计了以下一些相关的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想法?

  2、从哪几方面理解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并不值得骄傲?

  3、怎样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4、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课文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读课文时有了方向,在朗读一遍之后,又让学生迅速浏览进行勾划,学生的阅读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有必要先把问题作以简单的说明。

  前面的博文曾论及学习文章时要让学生入境,而要让学生入境首先老师自己要入境,本文说理性很强,那么教师首先要让自己信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要想法设法找一些佐证,要能真正地为作者的观点叫好,但带着学生学完之后又能走出课文。而要让学生入境,本文则要侧重于联系一些材料证明课文中的一些观点。而要让学生入境,好的导语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从一开始就能让学生走进课文,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强化这一条主线,让学生慢慢地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获得一些知识。当然学习过程中不时的穿插一些有趣的话题或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种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办法,比如本文得到大自然创造了巧妙绝伦的艺术品,但苍蝇蚊子是这样的艺术品吗?学生对这一问题还是颇感兴趣的。

  总之,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就要让学生养成预习提问题的习惯,事先收集归纳,以此设计好教学,可课下预习,问题由课代表收集,提前交回),这样才能设计好教学,实施好教学。

  第二篇:

  这次开公开课我和世元都很紧张,又因为是一课两上,要展开比较,所以更加害怕。我们打电话商量了几次,世元一直说让我来定课,但两个人上课毕竟不比一个人上课,所以我们决定:他选出他比较喜欢上的课,我也选出我比较喜欢上的课,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实在是时间仓促,星期二下午世元选了两篇文章《敬畏自然》和《大雁归来》,所以我马上到网上去查教学实录,看这两篇课文能不能上。可惜都没有找到,不过《敬畏自然》我倒是找到了一个教学片断,又翻翻教学参考书,我最终决定上《敬畏自然》,当时是出于两个原因:1、这篇课文很有深度。可以不容置疑地说,如果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那么第三单元其他的课会上起来很容易,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深奥,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而《大雁归来》我认为,实在是太过于简单,当然也很容易把握结构、明确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而在朗诵方面,也无太多的发挥余地。这样的一篇文章要上出两个人的风格,实在是太难,也不易于更好地展现彼此的风格。

  2、这篇课文的观点有待商榷。在我想来,我们何必敬畏自然呢?那实在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太渺小,我们看不到太远太远的未来。但既然在我们所知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称得上是“万物之灵”。我们为什么不征服自然,当然我们只要一边征服一边爱护就好了。反正平等永远是我们的向往,而我们永远也做不到罢了。反正征服自然也永远只是我们的梦想,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积极的鼓励呢?

  3、公开课要求展现学生的能力,或许可以让学生就“征服自然”和“敬畏自然”两个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辩的机会,展现学生的能力。因为我当时在想,而《大雁归来》无论是在朗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展现上,都做不到这一点。

  课是定下来了,但是怎么上实在是个大难题。近来我总觉得大概是到了瓶颈期,上课老是不如意。不是按照教参所设计的上课思路来上,所体现的上课观念过于陈旧,不能和学生实现对话,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让学生自由质疑,有时就不能很好地围绕着课文的重点来解读,课上得实在太散。有个学生对我说:如果回到初一,我一定举手。但是新课程上多了,我却也渐渐习惯了上课的方式,不可能每一课都象初一时那样有许多新点子,给学生新奇和喜悦。怎么做?既然回不到初一,既然我也永远不能时时保持我的形式的创新性,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思考学生要什么,我能给学生什么了。

  我查找了大量的教案,其中有几篇应该说是相当优秀的。周二晚上我把这些都看了,终于选定了其中的一篇我认为是不错的,打算照着上课。不过周三事情太多,教务太忙,我直到那天下午三点钟才开始从网上找了课件,然后进行修改整理。(意外是时时发生的,应该早些时间去备课,免得过于匆促导致没时间备课。)不过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往往是成于课件,也败于课件。虽然我心里记得金老师说过,备课是最重要的,做课件是次要的,但是还是走不出那个框框,那天晚上于是就在课件的修修改改过程中过去了。而对课文我唯一的感觉还是太难太难,读不懂。

  (周四)昨天早上第三节课在初二三班试教后,我唯一的感觉是:这课虽然学生表现很出色,但是我上不出激情。金老师指出我帮我做了修改,去掉了许多重复的方面,疏理出本文的重点是:为什么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等于敬畏我们自己。并指出最大的缺点是课文没上透。建议我抛弃以下一个环节:这篇课文哪些句子你认为写得很有文学性或哲理性,能不能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子来表达一下。

  我于是反复看文章,思考怎样上呢?要透首先要有板书设计,而板书设计往往给人一种预设的感觉,是现在很多公开课都在回避的。怎样安排课件中的板书,我想到了江国平上过的《安塞腰鼓》,所以想采用课堂生成型的板书设计。

  后来又询问婉红的看法,她认为,本文学习的关键是内容,而非论证的结构。她的话一针见血,我想,我对文章的内容也读不透,又怎么和学生在一节课内解决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两个问题呢?所以我终于抛弃了文学性的解读。转而专心思考:如何上透课文。

  想来想去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时我突然想起决定上这课的那天无意中看到的详案好象不错,只是记不清具体内容了。可惜这时要开校周前会了,我只能暂停对资料的查找了。

  那天晚上,我向倩兰要了计算机房的钥匙,因为就我去年上公开课所得,到了多媒体教室,学生往往随着年龄增大,而容易男生全坐一起,女生全坐一起,导致不好上课或上课纪律不好。所以我早想着要看看多媒体座位安排,然后帮学生安排好位置。但是在我帮王老师点完名后,我发现时间实在太忙,所以只能先去看看,发现多媒体教室是第一排坐7人,第二排坐8人,第三排坐9人,第四排坐10人,第五排坐11人。今后可以照此安排。但是终于没时间安排,今后建议可以早一周完成此任务。那晚的主要时间都花在寻找那详案上了,但一直没有找到那详案,所以以后看到好的资料要及时把它存起来。此外,感觉很遗憾,因为那晚真的可以算是一事无成,教案没写,心中总是惶恐,连觉也不得安睡。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篇充满思辩的课,我应该象周选杰一样把他上得很有深度和启发性。

  直到第二天一早第一节课,我借了若微二班再次试课,虽然是力图把课文给讲透了,但是解决了那两个问题也已到了下课时间。很多后续环节都不能做。听课后,若微为我很是着急,她为我详细地在书上划下了本课中的关于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的差距的作者阐述的几个角度,然后又建议我对导入作修改,说可以找茅老师商量。

  马上就要到第四节课了。我一下狠心,既然这篇课文不能按照江国平的风格上出我的激情,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本身的风格,我也没有能力象周选杰那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去挖掘探究。因为这篇课文是那么难。那么我干脆抛弃其它,难课简上好啦。所以我马上按照若微对文章框架的梳理,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把上课的思路重新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5464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