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分数的品质》测试题及答案
【摘要】下面是初一政治试题栏目为读者精心准备的“初一政治分数的品质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初一学生在学习政治时能够多做习题,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单项选择题(15个)
1.2008年,河北三鹿婴幼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导致部分婴儿食用后患上泌尿结石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消息公布后,举国震惊,并进而引发消费者对整个奶制品业的不信任,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奶粉危机。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企业最具价值的财富品质是“诚信”
B.诚实经营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C.不诚信必然会付出昂贵的代价
D.讲诚信只是对企业的要求,其他行业可以不讲诚信
2.考试和分数,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在考试和分数中蕴含的品质包括()
①诚实考试②忽视分数③完全放松心情④公平比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观察右图漫画《考试作弊》,回答3—5题。
3.对漫画中的考试作弊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破坏风气,违背公平原则
B.不作弊会被别人瞧不起
C.这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没关系
D.作弊时心神不定,不利于健康
4.考试中通过漫画中的手段取得高分,但分数的真假反映了人是否具有()这一重要品质
A.能力B.诚实C.品德D.认真
5.针对漫画中的作弊行为,有的地方在考试中安装了电子眼或摄像探头等先进仪器,但也有的学校实行无人监考,下列选项中,不是实行无人监考的目的是()
A.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的感情B.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
C.减少老师的工作量D.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发挥学生的最佳水平
6.初中生小丁做数学作业时有一道题不会做,第二天一早便来到学校,借了同学的一本作业,想都没来得及想就把答案写上了。他觉得“偶尔抄一次作业应该不算是作弊”。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抄袭作业是不诚实的行为
②一个错误的行为,无论多么微不足道,其错误的性质都是不会改变的
③对微小的错误行为放松警惕,就会滋生出更多的错误行为
④小错误一定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违法犯罪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7.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一诺千金,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父母。谢延信信守承诺的感人事迹说明()
A.发现自己的潜能,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B.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C.告别依赖,才能走向自立人生
D.诚实守信的人总是吃亏
8.小乐与小童是同位,在一次历史考试中,两个人有个题都背不过,于是小童偷偷看了课本,抄完后塞给小乐看时,小乐却立即拒绝了,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后,小童的分数比小乐高,他洋洋得意。对此事的正确理解是()
A.老实人就是会吃亏
B.作弊可以得到好成绩,让同学刮目相看
C.作弊虽然会得到一时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D.如果是偶尔作弊一次也不要紧
9.小丽通过作弊考的了好分数,朋友向她指出这是不诚实的行为。她却说:“这是我自己的事请,我有没有妨碍别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丽偶尔做一次弊,没有多大危害
②她的作弊行为破坏了班级的风气,破坏了公平的原则
③同学不应当指出李丽的作弊行为
④小丽的作弊行为违背了诚实考试的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刚考完试,张强来到老师的办公室,见办公室没人,便把桌上放着的自己未被批改的卷子的错误答案改了两处,张强的行为()
①不能客观的对待自己,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②违背了诚信的要求,也使自己失去了诚信
③只是小事一件,不影响他成为诚信的人
④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讲公平公正的表现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③④
11.2008年8月31日,经过了17天的激烈争夺,第29届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302枚金牌各有归属,中国队也首次超越美国队在金牌榜上傲视群雄。赛场上,裁判员的`公正执法、运动员的公平参赛是奥运会成功的可靠保证。下列对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会降低人们之间的信任感,恶化人际关系
B.促进人们通过竞争获得发展
C.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
D.容易产生报复行为,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12.考试中你经常会遇到你的好朋友有不会做得题向你“求救”,这时你会选择什么()
A.当然该帮忙,朋友的友谊更重要B.偶尔一次不会有多大危害
C.应该立即报告老师D.不理他,考试后再给他讲道理。
13.济南育英中学7年级(3)班组织歌咏比赛,各个小组的分数相差很少,以组为单位,小华是本次比赛的评委之一,结果小华悄悄的为本组的选手多加了分数,使本组获得冠军。下列对小华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小华的组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
B.不遵守比赛规则,破坏公平了公平的原则
C.顾全小组的集体荣誉
D.为了集体利益采取一点小手段可以理解
14.在“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小勇因为平时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而落选。这启示我们()
A.只要诚实守信就能评上三好学生
B.为被评上三好学生,要懂得诚信是做人之道
C.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D.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树立诚信意识
15.小强英语考试得了68分,老师要求回家让父母签字。小强觉得分数太少,没有面子,便找来红笔把“68分”改为“88分”。下面对小强的行为看法错误的是()
A.掩盖真相,弄虚作假
B.爱慕虚荣,不能客观的对待自己
C.小事一桩,不影响他做人的原则
D.违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基本要求
二、简答题(3个)
1.“诚信、创新、和谐”是济南城市精神。诚信是济南城市精神的应有之义。近几年,济南市各部门、各行业都非常重视诚信建设,如“打造诚信政府”“打造诚信教育”“打造诚信企业”“打造诚信商家”等,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名片。
为什么济南市各部门、各行业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名片?
2.初一级部8班与20班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要求每班男女生各10人,共20人上场。比赛越来越激烈,进入僵持阶段,忽然8班的赵里同学趁乱混入队伍,参加了比赛,8班在21人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赛后,裁判问8班的班长李明,你班是20个人参加比赛吗?
李明该把实情告诉裁判吗?为什么?
3.七年级(5)班的张勇今天可是倒霉透了:因考试作弊先是被监考老师逮住取消考试资格和成绩,接着又被班主任老师叫去进行教育。张勇委屈极了:“上了这么多年的学,第一次作弊就被人逮住,啥都没抄着,还被班主任教导了半天,窝囊!不就是一次作弊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又没影响到别人,真是小题大做!”
你是否赞成张勇的观点?你会怎样劝导他?
三、分析说明题
在我上七年级的一天下午,英语、数学两份试卷先发了下来,我这两份考卷居然都“令人惊讶”的得了100分,这好像只是多年前小学时的“旧梦”了,我兴奋异常。回到家,做警官的爸爸一丝不苟的检查了两份试卷,发现两份试卷中各有一道错题。爸爸让我第二天去告诉老师,让老师重新判分。“啊!”我惊讶的大叫一声,想到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两个一百分就要烟消云散了,不由得央求爸爸不要这样。可爸爸一脸的严肃,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的品质!你把自己的错误告诉老师,让老师给你重新判分,虽然你的试卷得不到100分,但你的品质考试得了100分。与考试分数相比,品质更加重要,你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字:诚实”。从这一刻起,“诚实”这两个字变永久的烙在了我的心上。
(1)“爸爸”为什么说一个人的品质比成绩更重要?
(2)有时候,面对诱人的分数,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警官监督”才能做到诚实?为什么?
四、实践探究题
为迎接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市开展了“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建诚信”系列活动。活动从2007年10月延续到2008年12月。上海市某中学根据这一主题,开展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的活动。为此,该市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尝试完成下列活动。
⑴围绕该活动,写出你设计的班会主题。
⑵围绕主题写出一种活动形式,并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开展其活动的意义。
⑶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需要做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BC6—10:ABCDB11—15:BDBDD
二、简答题
1、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欺骗,不做假。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实的人也许会一时吃亏,但他们最终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并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一切。
2、李明应该将实情告诉裁判。在“集体利益”与公正之间,我们要正确处理。在学校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各种竞赛活动中,也存在着分数、成绩与诚实、公平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
3、作弊首先是一个错误的行为,无论多么微不足道,其错误的性质都是不会改变的。其次,对微小的错误放松警惕,有了第一次,就会滋生出第二次、第三次。小错误累积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违法犯罪。
三、分析说明题
(1)分数的真假反映了人是否诚实这一重要的品质。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实也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2)不需要。因为好的成绩和分数来自勤奋学习,来自科学学习方法。诚实考试不仅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保证我们顺利成长的重要条件。
四、实践探究题
⑴活动主题:如诚信在我身边;讲老实话,做诚信人;诚信小档案;不说谎,不作弊等(任选一个)。
⑵活动形式: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等(任选一个)。其意义是:①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②理解知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③争做诚信好青年,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⑶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搞好人员分工;准备好活动场地及必要设施;聘请比赛评委等(任选2点)。
初中>初一>初一政治>初一政治试题
【初一政治《分数的品质》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3.初一政治测试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3004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