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拼读后写出词语。(10分)
xīshēngjiànkāngtǐngbá
(牺牲)(健康)(挺拔)
zhàngàishànliángtíngyuàn
(障碍)(善良)(庭院)
wānyándānwùmèngmèiyǐqiú
(蜿蜒)(耽误)(梦寐以求)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6分)
逃难(nánnàn√)拮据(jùjü√)荧光屏(√yíngyín)
呻吟(√shēnshēng)画卷(√juànjuǎn)臀部(diàntún√)
3、连一连。(8分)
A、确实地相信(3)1坚信
B、无瑕的(8)2汽车
C、坚决地相信(1)3确信
D、崭新的(2)4屏障
E、对自己怀有信心(7)5诚信
F、翠绿的(4)6痕迹
G、讲究诚实和信用(5)7自信
H、淡淡的(6)8翡翠
4、补充词语,并选你喜欢的一个词写句话。(8分)
(迷)(惑)不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聚)(精)会神(波)(澜)壮阔危(峰)兀(立)
5、积累运用(10分)
1)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誉。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4)《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叶圣陶,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部作品《爬山虎的脚》。
5)在我国无数名山中被称为五岳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以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
6、学古诗、词,先填写完,再做后面的练习。(9分)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忆江南》是一首古诗词,它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1.5分)
2)描写景色的句子是日出江花红胜,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日出太阳照在江花上,红得比火还要艳,春天的江水绿的像蓝一样。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春季的美景。(4分)
3)词中有一个反问句,请你把它改成陈述句。(2分)
不能不忆江南。
7、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衬着巨大的蓝天高耸的雪峰(连词成句)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2)教室里真静啊,静得连铅笔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补充完整)
3)太阳真红,红得像火一样。(从颜色上比喻)
月亮真圆,圆得像一个白色的圆盘。(从形状上比喻)
4)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缩句)
5)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8、这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请将人物的品质填上相应的括号里。(5分)
1)诚实、有信用
2)宽容、关爱
3)机智勇敢
4)自尊、自强
5)认真、实在
(1)《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3)
(2)《尊严》中的哈默(4)
(3)《万年牢》中的父亲(5)
(4)《中彩那天》中的父亲(1)
(5)《将心比心》中的母亲(2)
二、口语交际(6分)
你的邻居张叔叔来你家找你爸爸,而他还没有回来,妈妈也不在家。这时你该怎样说怎样做?请写下来。
叔叔你好,我爸爸出去了还没有回来,妈妈也不在家。你看这样可不可以?等我爸爸回来后,我告诉他您来找过他了,我让他回来后去找您。(如果邻居的叔叔同意),就这样做。等叔叔离开时要说“叔叔再见”,要注意讲究礼貌。
三、阅读理解(16分)
①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春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③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④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⑤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桔树已挂满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
⑥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我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文章加个题目。(2分)
2.用“||”给短文分段,段与段之间是关系。(3分)
3.分别用“”和“”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2分)
4.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按顺序写,表示顺序的词语是。(4分)
5.文中画“”句子是个句,请你展开想象再写个描写人们在漓江上游玩的句子。(3分)
6.读了这篇短文后,想想《桂林山水》中的漓江,请你写几句赞美漓江的话语。(2分)
四、作文(30分)
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会与很多人相识相交,如(朋友、老师、父亲,……)请你以我的为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爱、帮助的文章,400字左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2923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