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车间 班组 成绩
一、判断题 (共 25 分 每题 1 分)
1、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
3、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方式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4、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5、工人操作机械时穿着的“三紧”工作服是指袖口紧、领口紧、下摆紧。(∨ )
6、119、110、120、122都是报警电话。(∨ )
7、起重机司机可以倾斜吊运物体。(×)
8、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护措施。(∨ )
9、工人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可以通用。(× )
10、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
11、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
12、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
13、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
1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
15、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
16、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
17、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
18、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19、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0、对于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相应及以上负责人不用负责。(× )
21、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事故的调查。(×)
2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3、根据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4、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这是违法行为。(∨)
25、班组每个成员对任何的违章指挥都权制止。(∨)
二、单项选择题 (共 35 分 每题 1 分)
1、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b)。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防患于未然,使员工努力做到:(d )。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B、保证自己安全,不伤害自己
C、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D、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应达到(b )。
A、80% B、100% C、90%
4、国家标准规定:用(c )来表示禁止、有危险以及消防设备。
A、黑色 B、蓝色 C、红色
5、乙炔气瓶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至少应保持(a )以上。
A、10米 B、15米 C、12米
6、工人操作机械设备时,穿“三紧”(袖口紧、衣领紧、下摆紧)式工作服的目的是防止(b )。
A、着凉 B、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 C、被机器弄脏
7、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违反工艺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均属于(b )
A、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操作 C、违反法律法规
8、所有机械的危险部分,应( c)来确保工作安全。
A、涂上警示颜色 B、标上机械制造商名称 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9、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b)。
A、上部 B、根部 C、中部
10、企业发生事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 a)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
A、不安全行为 B、设备不良 C、疏忽
11、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实行( b )。
A、企业安全第一责任者负责制 B、逐级负责制 C、安监部门负责制
12、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c )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 领导B、 管理 C、直接
13、使用台钻钻孔时,工人( b)戴防护手套。
A、必须 B、不许C、必要时应该
14、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c)和强令冒险作业。
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
15、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 a ) 的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觉性
16、生产中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交底就进行生产作业而发生事故,(a)负主要责任。
A、生产负责人
B、技术负责人
C、安监负责人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和答案】相关文章:
6.安全试题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ti/2092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