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我们换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在不知不觉中2019年的钟声敲响了,密密麻麻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下面是关于喜迎新春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喜迎新春手抄报
春节传说--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联
迎新春,贴春联,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总是借着春联表达自己美好的期盼。
小时候,没有课外班,空闲时间多,而爸爸妈妈上班紧张,所以我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家度过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太姥爷在的那几年。太姥爷除了种花打台球外还有一大爱好,那便是写毛笔字。太姥爷的字,附近的人都夸好!笔法流畅,如行云流水;遒劲有力,如高峰磐石。每天太姥爷都会教我练毛笔字,而我那时不好好学;太姥爷叫我背对联,我也不认真背,应付一下,便过去了。
要过年了,太姥爷就在院子里摆上写字用的桌子,笔墨纸砚也样样备好,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工了。不一会儿,我与太姥爷便都写出一副对联。太姥爷的赏心悦目,而我写的春联字大小不一,间隔疏密不齐,歪歪扭扭像受惊的蚯蚓。太姥爷又耐心地教我,最后终于写出一副还看得过去的了。然后就准备贴春联儿,姥姥用白面加水熬成浆糊,姥爷踩在梯子上,拿大刷子把浆糊刷到大门两边的墙上。这时太姥爷就站到远点的地方,“高点、低点、好了”地指挥着。
年年如此。
但太姥爷走后大门上就空了。
但一起贴春联的那些琐琐碎碎,总是让我回味无穷。一起准备材料,一起熬制浆糊,一起帖,满屋满院弥漫的都是亲情。尽管直到现在我自己还不会写春联,但每每看到别人家门前贴的手写春联,就会想起那些年自家门前的春联,这时候我在心里暗自说:对比一下,还是我太姥爷写得好!
哎!后悔呀!当初,我怎么没有好好学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c/shouchaobao/984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