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努力地学习,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关于读书手抄报图片文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读书手抄报图片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1、悬梁刺股
形 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 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牛角挂书
形 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 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 “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 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3、韦编三绝
形 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 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读书真好作文
窗外阳光明媚,树木郁郁葱葱,凤鸣朝阳子绿得发亮。窗台一盆栀子花,洁白的花瓣舒展开来,微风轻拂,清香扑鼻。
手捧一本《巴黎圣母院》,书里的情节早已把我吸引住了。此时我仿佛就站在乞丐王国,看着将被处死的甘果瓦,心里不禁紧张起来。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我愿意做他的妻子。”循声望去,原来是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我的心放了下来,不禁为爱斯梅拉的善良感动了,她救了甘果瓦,她不只人美,心更美。
不知不觉,我又到了广场,马上爱斯拉达就要被处死了,我不禁难过起来,期盼着有奇迹出现,终于卡西莫多来了,她成功地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带到了圣母院。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的确,卡西莫多的外表是丑陋的,他独眼,耳聋,驼背,是一个畸形人;但,他也是美的化身,他善良,正义,他勇敢地救了爱斯梅拉达。原来,一个人真正的美是体现在心灵的善良而不是外表的亮丽。
从千年的巴黎圣母院走出,抖落一身的风尘。无需转角,便会走进风云变幻的`前苏联。我看着保尔?柯察金走上革命的道路,我看着他和冬妮娅相恋,也看着他们分开。我跟随保尔战斗,也目睹他全身瘫痪。当保尔在长椅上用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时,我大叫“不!”当保尔走出挫折,勇敢的面对生活时,我忽然脸红了。每当偶尔想放弃,脑海中总会浮现保尔在灯下写着书的场景,便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书,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常带给我很多感悟与启迪。让我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阳光洒进窗户,也将我的心灵照亮,那一刹那的花香,让我沉醉。
关于读书的句子摘抄
1、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2、书是一把打开人生大门的金钥匙。
3、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
4、书是人生的路标,他指引着我们的人生。
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6、对于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7、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8、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9、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
10、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
1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12、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3、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14、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15、应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益甚微。
16、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17、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18、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19、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20、读书就好比爬山,要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实的步伐攀登高峰。
21、中学时代读在那里的书卷,是一生到死也不会遗忘的基本知识。
22、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23、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24、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25、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读书手抄报图片文字】相关文章:
3.读书手抄报文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c/shouchaobao/2353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