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关于剪纸艺术,剪纸的由来,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下面是剪纸的由来简介,欢迎参考阅读!
剪纸的定义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的简介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可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这类作品看起来生动形象。
中国当代剪纸艺术精品展开展 专家研讨剪纸艺术
“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于今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知名剪纸艺术家的160幅剪纸精品,为历次剪纸展览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展。展览期间,还特别安排了多位著名剪纸艺术家,现场零距离展演剪纸艺术,向观众传授剪纸技艺。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会议精神,繁荣和发展中国剪纸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女性艺术魅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中国(香港)国际剪纸协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展览于今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
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全国妇联副主席赵东花以及国务院参事室、文化部非遗司、民政部社团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原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为《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图册题写书名。
本次展览还举办了中国当代剪纸艺术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共有50多位。著名民间美术研究专家杨先让、段宝林、孙健君、邱春林、陈竟、赵铁信等就中国剪纸艺术的继承、保护、创新、发展进行了发言。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商代,就己出现用金箔、皮革、布帛、树叶等材料剪影镂空的图纹艺术形式。汉代发明纸以后,渐演变为“剪纸”,成为风格独特、技艺精湛的中国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中国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于世代传承和发展,中国剪纸艺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民族特性和艺术风格。剪纸是一种意象造型艺术,它强调主观想象,注重写意造型。它以自然形象为基础,加以丰富的主观想象,利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方法,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超越了客观事物的形态、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充分表达作者的观念和思想。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的一百多位艺术家的160幅剪纸精品。这些作者都是全国各地知名的剪纸艺术家,其中包括省级和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剪纸)大师。参展作品既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作品,又有弘扬时代精神的创新力作,精品荟萃,体现了当代剪纸艺术创作的成果,使本次展览成为历次剪纸展览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展。
剪纸是一种民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它的主要创作者是妇女,同时,广大妇女也正是它最大的传承群体,因此剪纸也被称为“女性艺术”、“母亲艺术”。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作为一家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本着为广大女艺术家提供宣传、展示、交流和学习平台的宗旨,立足于传承中华文明、展现女性风采,一直致力于成为女性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公益文化阵地。
为了弘扬剪纸艺术,拉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观众的距离,本次展览特别安排了数位著名剪纸艺术家在展览期间,现场零距离展演剪纸艺术,向观众传授剪纸技艺。展览时间为2012年2月18日——2月27日,欢迎广大社会公众前来参观、体验。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
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让我们查看一下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许多年来,流传着种种老百姓自己创作自己欣赏的艺术,剪纸就是其中的`一种。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出成图形。作者大都是农村妇女,她们可能从十几岁一直剪到成为白发苍苍的婆婆,在她们的剪刀下,产生了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细但无不充满情趣的剪纸作品。 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等。剪纸也是一种民俗艺术,它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在北方的农村,过年时,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纸,上面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门顶、窗前,贴上门笺,元宵节夜晚的灯笼上贴上灯花,把新年的气氛造得浓浓的。喜花是结婚时作为对新房的布置,张贴在室内,家具和器物上。同样,寿花和丧花也是在过生日和办丧事时张贴的。墙花和顶棚花是布置房间时分别贴在墙上和屋顶上的。总之,它们大都是用作布置环境,增强节庆气氛,贴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花样的功用与上述的几类不同。它是用作承传临摹的范本、纸样。花样包括衣服、鞋、帽、兜肚、枕、床帐、门帘等上面绣制图样时所依据的范样。每剪成一个图形,把它用线粗粗地缝在另一张纸上,拿到灯烛上用烟薰烤,烤黑,把剪纸图形取下,然后就留下一个以烟黑为地的空白图形,原来的剪纸图样则可以拿去作为服饰刺绣之用了。农村妇女就是靠了这样的方法,一代代传承着上辈珍存下来的图样。 剪纸的内容是很有讲究的。吉祥图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芦、莲花等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鱼虫是农民熟悉的对象,也是他们表现的主要内容。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单纯简练,河北蔚县和山西广灵剪纸加染色彩,浓厚中透着秀美艳丽。其戏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苏南京剪纸淳厚,粗中有巧,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广东佛山剪纸色彩富丽、手法多变、装饰性强。山东高密剪纸细腻精巧,一丝不苟。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它虽然制作简便,造形单纯,但它包容 着丰富的民俗和生活内涵,它是对许多种民间美术表现形式的浓缩和夸张,因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民间艺术的造型规律、创作构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民间剪纸的了解和研究,是通向欣赏和认识繁杂多样的民间美术的捷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c/jianzhi/2477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