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美在于气质,而非美貌
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份欣赏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流俗。
——罗兰
气质,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吸引力和气息,一个人有气质,就好像拥有了生命中的美好。
气质,永远是超越美貌的存在,你说一个人美,那她一定是非常有气质的。
漂亮是表面的,是第一眼的吸引和好奇;而气质是内在的,是文化和品味做底蕴,是时光赋予的珍贵品质。
赋予一个陌生人“美”的称赞,她可能外貌非凡,对一个熟识的朋友说“美”,她的气质也绝不平凡。
人最大最有效的名片就是你的气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人一生很短,有时穷尽一生之力也所获寥寥。读书可以“变化气质”,正因为书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生命履历。
好书都是作者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们用心进入,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精神体悟,气质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三毛在《关于读书》中提及: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所以,女人的气质不在于外貌的装扮,而是发自内心的美,是一种由文字沉淀过后的美。
人人都有外在的美貌,但并非人人都有气质。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卿娇媚,黛玉风流,宝钗端庄,晴雯娇俏......个个艳绝。但“气质”这个词,曹雪芹只给了妙玉。
并不是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这些人够不上气质,而是妙玉最能体现气质之为物。
妙玉不多话。根据刘心武先生统计,在她登场的那一回,她也就说了十二句话,然而已经道尽了她的气质:
饮茶,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冲茶的水,她一定要用梅花上收的雪水,还敢骂黛玉是个“大俗人”。
后来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妙玉力压二女,不声不响地就把她们的残诗收了个漂漂亮亮的尾。
论家世、论艳丽,妙玉比不上贾府里的小姐们;可是不论宝玉、黛玉还是湘云,都对她青眼有加。
因为她散发出的,是自然不做作的气质,是岁月留下来的美。
气质看不见,但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无不投影出来。
与其说是气质,不如说是我们的品质。
林语堂曾说,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
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所谓的“态”,就是指一个女人从骨子里所体现出的气质。
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都是生命过程,在时光的历练中,雕刻出迷人的光彩。
你走过的路,你喜欢过的人,都会留下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印记,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和画卷。
有了气质,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至善至美,宛如水中望月,云边探竹,顾盼生辉,动人心怀。
气质,是我们人生经历的映画,不是平日里的妆容能及的。
正如气质女人俞飞鸿所说:
人最开始老是从心老的,皱纹与青春有关,与美丽无关。
20岁的拥有青春和朝气,30岁的拥有气质和生机,40岁的拥有从容和淡定,50岁的拥有豁达和通透。
读书,让你拥有一份书卷之气;
修养,让你有一种娴静之气;
阅历,让你变得从容和淡定;
岁月,让你变得自信和独立。
气质不是年轻女人才有的资本,她是人一辈子都可以保留的,也是人一辈子都无法拥有的。
愿你才高八斗,也倾国倾城;愿你腹有诗书,也面如春花。
愿你活出自己最好的姿态,愿你在岁月沉淀中活出自己的气质。
愿你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让所有生命中的美丽,都能成为最日常而自然的随性流露。
愿你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
—END—
【女人的美在于气质,而非美貌】相关文章:
8.用似是而非造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c/3213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