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平的诗歌汇总
清平(1962- ),本名王清平,北大中文系八三级学生,毕业后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小小的知情者 春天的书房 悼念一个人 儿子的年代 昆虫 理想的虚假 卡瓦菲斯 梦想 诗经 通惠河 甜蜜 我想到这短短的一幕。
小小的知情者
不同于幸福的女子,不同于灾难,你是
小小的知情者,不惧怕任何生活
就像我不惧怕你的关怀,就像花
开在枝上,但也不怕小小的迁徙
因此你是远游的女子,也是守家的女子
在红尘的围困中渐渐彻悟
那些虚假的困难,如同简单的话语
忽然说上来,而它曾经多么难以启齿
在想象的幽谷中默诵着神秘
如今已音容渺茫,但也没有悲伤
怀念也不是必需的一物,春天也可以不来
大雪中,秋树下,你一样怀有最初的感激
和最初的锋芒,平原的锋芒,它可以
马不停蹄回到家乡,可以不杀人
而结束那些妄言与妄想,那些不健康
春天的书房
如今时过境迁,爱情的歌谣已难以听见
在毕生的畏地,在一片绿色之后
巨大的春天扶摇而来
窗外的树长得高大、结实,如我前世的爱人
时光流逝,她盛年的力量不可抗拒
她有必死的勇气,也敢于杀人
我要等多久才能像爱人那样
相隔一步之遥,目睹心爱的世界
抚摸手边的一切,让他们惊觉而惘然
经过春天,我要打败所有的书
我要干我熟悉的营生,让红色和绿色同归于尽
让他们邪恶,面对前世的深情问心无愧
悼念一个人
一个人走了,仿佛异国的一次车祸
死者中有一位是我们的亲人。
一个人走了,她曾在我们之中追忆往昔
以她的多语赢得热情的声名。
一个人走了,她曾将多少世俗的温情倾泻在
一间狭小的房子里,使我们感到片刻的拥挤。
一个人走了,她曾将早生的白发和放肆的笑声
献给那些爱她而并不了解她的人
她也曾有过多少知己犹如窗外的美景
如今都成了尘世的幻影。
一个人走了,她的天性深埋地下,音容却长留人世
我们至今无法知道她内心的忧郁
来自家族的遗传,还是一只掏空的信箱。
一个人走了,她隐秘的方向从此渺无人知
一位神秘老人的占卜之辞带给她的
或许正是她一生的难题。
一个人走了,她不会停留在一首悼念的诗中
多少话语经过她的芳迹都只是掠影浮光
而她的芳名也还不能进入我们脑海中
无穷的往昔,时间还不能将她收藏。
儿子的年代
我梦想着儿子的年代,在瓜果贩子和写作者之间
或许将闪现他年幼的身影。
他无知的奔走犹如蝴蝶。
我多愿代替他生活:小小年纪
便能用食物的美味和精神的高贵将自己养活。
他的天性是快乐,品德是缄默,可他的灵魂还没有诞生。
他空旷的肉体仿佛一片汪洋将亲人淹没。
我梦想着儿子的年代,一条滔滔大河不知将于何时
军队船进驻我的身体。
它带来人世间一半以上的青春,更多的随波逐流之物。
它们的索取毋庸置疑。
我多愿满街的少年中有一张极为陌生的面孔
映现于大河的水光之中。
我愿向他而不是我的儿子,交出一生的难题。
我梦想着儿子的年代,我和妻子必将魂不附体
一对缱绻的小恋人将引领我们回到往昔之地。
一只白猫的命运已无须多虑
它的成长随风而逝。
昆虫(之一)
纷纷死去的微小的生命拯救了人类。
它们的功绩记在我们账上,昆虫学已
远远不够了。
请看一只棉铃虫:它离棉花已越来越远
但它的内脏却等待着
棉花的瓦解。
它的胃等待着将自己消化。
人类所不能承受的苦难由它承受。
一只棉铃虫尽其所有带给我们
时代的风尘和凄凉的教育。
人类啊,巨大的内脏还有什么容不下?
谁踏上了洁净的天国之路却还背着
尘世的骂名?谁在孩子们中间张着獠牙
却在饥饿中一命归天?
我们所庇护和我们所戕害的
忠良的遗孤、奸臣的儿女呵
谁给一只棉铃虫生命的尊严?
我们将乐于看到它堕落的身姿、粗俗的伴侣。
一个曾令我们为之神伤的异类终将代替我们的儿子
摧毁我们心中纯洁的言语。
我梦想着儿子的年代,我的儿子终将梦见那些背离梦境的事物
大海上航行着商船和舰队
少女们尖叫着春花与残雪
财富聚拢又散开。
我的儿子终将放弃幼年的职业和一部分天性
而新生活的.曙光又使他心怀疑虑。
因为他的身体日渐高大,灵魂却迟迟不肯落地。
昆虫(之二)
在时代的批评中我听到一些小心翼翼的声音
仿佛那些努力挣脱历史的民间故事
带来偶然的精确。
是的,它们害怕一个人死而复生
如同一个弑君者害怕亡灵的颠覆。
它们在时代的批评中犹如一群漏网之鱼
徘徊于咫尺之遥,等待着重回牢笼。
它们不敢过于远离,它们没有逃生的狂喜。
我所听到的这些小心翼翼的声音近似于
一位女性先知的喃喃自语:
它们首先是柔弱的,其次才是有限的勇气和
某种未卜先知的力量。
理想的虚假
我记不住那些人的姓名,他们的生命过于漫长。
命运之叶落下一片两片,令我想起
在雅典,一慕诗剧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推迟。
在无限的秋天中,这个事件曾被遗忘
又注定被隐约提起。
它是少数人梦境中异样的热情的源头。
我猜想当时的情景——失望的观众和大白于天下的一名配角
演员的死因
都在有限的场地上。
有一些流言蜚语,但还不足以写入诗剧。
后来那些刻板的故事和谦恭的思想也不会将它们留意。
它们在世俗的尊严中消失了,而且不必感谢时代。
这个在历史和艺术中都找不到痕迹的偶然事件
只在少数未来的梦境中出现:像一个幽灵,但完全不是。
这才让人感到惊奇。
而在东方,一位诗人写道: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他让一首赞颂朋友的诗篇变得富于遗忘。
我能感到他对于相似之物的彻底迷恋
和一种远离梦境的理想的虚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hige/3158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