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听满大街的小贩们叫卖声,且不看孩子们身上花花绿绿的衣服,老人脸上徐徐舒展的皱纹,也不用欣赏洁净的窗户上红通通的窗花,单是“噼哩叭啦”的鞭炮声满大街响起,已经让人心慌意乱——年,真的要来了。
人们积攒了一年的钞票似乎就是为了这几天的“疯狂购物”,商场卖服装的柜台前是最热闹的,马路两边的便道上,到处都是卖年货的,行人们也都是大包小包往家拎。
二十三,到年关。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传出“咚咚”的菜刀和案板撞击声。不用说,那是在剁饺馅儿,准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二十四,扫房日。记得我们小时候住的是平房,在这一天,母亲早早把我们唤醒,把家里能搬动的七零八碎、盆盆罐罐都搬到院子里,被子也被晾起来,在太阳下曝晒着;屋里那些不能搬动的物品就用报纸盖上,然后,母亲穿上旧衣服,蒙上头巾,只露着眼睛,手持一根绑着笤帚的长竹竿,把屋顶,墙角的犄角旮旯完全扫一遍,扫完之后,再把所有的东西擦拭、整理好,搬进屋里;晾晒后的被子也用木棍敲打敲打,叠好放在床上;把家里没有用的旧帽子、旧鞋子丢弃掉,意喻“丢掉愁帽子”,“破旧立新”。到了晚上,我们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屋,睡在有着阳光的“香味”的、柔软的被窝里,想着期盼已久的新年即将到来,心情特别兴奋。
过了小年,就开始了紧张的“春节序曲”的前奏,家里的炊烟不断。出嫁的姐姐们送来了丰盛的食物,母亲支起了灶火,姐姐们抽时间来帮衬着母亲起年货:蒸馒头、炖大肉、炸丸子、剁饺馅……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蒸馒头还得蒸几个花糕,那罗盘似的花糕四周点缀着几颗红枣,象征着团圆美满;再蒸上两个惟妙惟肖、憨态可掬的小刺猬,背上驮着元宝,放在门头的两角,意喻着年年进宝。花糕,刺猬是过年的花絮,家里一下子有了年的气氛。
院子里飘逸着炖肉的香气,闻着就垂涎欲滴。忍不住想尝上一口,解解馋。在那个年代,只有过年,才能饱尝到肉的美味。那炸好的丸子,色香味俱佳,母亲用笊篱把它们捞在了盆子里,早被跃跃欲试地守候在灶台边的几双手塞进了嘴里,发出了响亮的咀嚼声。母亲故作生气的笑着站在一旁,也不阻止。在母亲看来,平日里儿女们吃了太多的苦,过年的时候,让孩子们吃个痛快,也是母亲心里的宽慰。
“咚咚咚咚”的剁馅声,拉开了年的交响曲。一大盆子的馅子,调好了,有荤有素。三十的晚上,是素馅的,初一的早晨,是肉馅的;两大盆馅儿,调好了放置在一边,只等着新年的到来。记得有一年,勤快的二姐调好了一大盆子素馅,在往起端的时候,不慎失手,盆子摔落在地,一大盆子的馅洒落一地,母亲心疼地直啧嘴,只好吩咐姐姐把表面的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敛起来,重新调了馅。这也让我们懂得了做事要小心、稳重的道理。
蒸、炸、炖、馅一一备齐后,所有的熟食和生食都放在了“天然大冰箱”——冰冷的院子里,在那个年代,是没有现代化的冰箱的。期盼着天气寒冷些,最好是上冻,备好的年货才不至于发霉,变坏。如果遇到暖冬,我们就得张开大嘴拼命地吃,甚至要分给亲戚们,才不至于浪费掉。
点香烛,请财神,请灶王……年前的每个日子,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絮地过着。
贴对联是过年的开场戏。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找来些红纸,自命不凡的我觉得肚子里有点墨水,写下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墨宝”,贴在门边,当看到别人家门前那些龙飞凤舞字迹时,才感到天外有天。但不管怎样,喜庆的年味还是到了家中。红红火火的对联、条幅、斗方,贴满了家中的角角落落。正门口贴的“出门见喜”,衣柜上贴的是“衣服满箱”,水缸上贴的是“清水满缸”,粮罐上贴的是“粮食满仓”……普通人家贴对联只是图个喜庆,图个吉利,期望因此带来好运。
年,就这样没有例外的光顾着每一个家庭,年幼的,让他们成长;年长的,带去吉祥;穷人、富人都要过年,都一样欢天喜地、享受亲情的温暖与喜庆的氛围。
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儿女们赶回家中,和父母家人团聚在一起,年,吹响了“亲情集结号”,无论是漂泊了多远的游子,都渴望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分享着久违的亲情,让思乡的情怀得到慰藉。
在人们翘首期盼中,鞭炮礼花的绚烂热闹里,年,不紧不慢地来了。天还没亮,第一声鞭炮催醒了熟睡中的我们,睡意懵懵地睁开眼,便猜想着这第一挂鞭是谁家先点的。不久,一阵“哔哔剥剥”的鞭炮声惊动全街,接着鞭炮声连成一片,响彻云霄,那情景简直惊天动地,让人激动不已。姊妹们慌忙穿上已经备好的新衣服(按照风俗习惯,初一是不准开箱开柜,动剪子的),穿在身上,对着镜子自我欣赏一番;母亲也显得精神焕发,拿来雪花膏,让我们涂在脸上。穿上了崭新的衣服,闻着芳香的雪花膏味,我们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母亲早早地煮好了饺子,给我们盛上。咬一口油汪汪的饺子,再一口一个,囫囵吞咽,那种美味,是从嘴里香到肚子里。有几个饺子里还包了一分钱的硬币,据说谁吃着了,一年都会有福气;于是吃到硬币的人心里会美滋滋的。母亲在不断地催着我们吃快点,因为拜年的一般天不亮就会光临。
吃完饺子,挨门挨户地磕头,是大年初一的重头戏。姊妹们结伴同行,首先去的是爷爷奶奶家,在长辈面前,那头磕的恭敬而虔诚的。记得奶奶病重那一年,她老人家躺在床上,看着地下的子孙辈们一个个拜倒在自己的面前,祈福她老人家早日回复健康,老人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在我们这个大家族中,每个家庭少则五六个孩子,多则七八个孩子。每到初一,倾家出动,成群结队,互走互串,亲戚家磕头是必不可少的,邻居家一声祝福含笑而过,谁家都是家里走了一拨又一拨,口袋被糖、花生、瓜子等塞得满满的。平日里有些不和睦的,在初一这天,见了面都感到亲切,他们春风满面,即使不说话,也没有了拔剑弩张的仇恨。春节,本来就是春天的开始,冬天的冰冻三尺,也被到来的暖意融化了。
在欢声笑语中,欢快的时刻总是不知不觉悄然而过。转眼间到了中午,初一的中午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炒盘子、扣碗肉、炸丸子、海带、粉条、山药……配在一起炖着白菜。人们喝着葡萄酒、各种饮料,把一年中的美味佳肴都享受尽了,吃的满嘴流油,直打饱嗝,方才放下筷子。到了下午,补上早起的黎明觉。睡醒之后,接着串门,同学朋友家,凑在一起逛街游玩,直玩到日落西山,方肯依依不舍地离开。
夜幕降临了,红红火火的大年也落下了帷幕。接下来的日子,初二是媳妇回娘家,初三祭奠逝去的亲人,不串门,不走动。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从头受”。意味着春节终结,新年伊始,人们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了。
越来越怀念过去过年的感觉,那种对年的日夜期盼,让人怦然心动。常常渴望回到童年时过年的那种激情中去,在无涯的时光中,寻找到那率真的童心。
时代在发展,过年的氛围也在悄悄的改变着。如今,人们住在环境优美的小区里,家,在封闭的钢筋水泥中,做饭用的是天然气,没有了烟火的熏烤,再没有了老辈子人住的那么破旧了,扫房,只是在洁白的墙上象征地把墙角掸一下,便洁净如初。
在物质生活无比丰富的今天,年货几乎不用准备了,集市、超市到处都是,超市的大门大年初一都向你敞开着,琳琅满目的年货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虽然在人们的习惯中,还是要备点年货,但已经学会享受的人们,过的是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一个大冰箱,备足了过年的所有年货,只等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聚在餐桌旁了。更有省心的,提前在饭店预约,到时亲朋好友推杯换盏,举杯同庆,欢乐的年味同样洋溢其中。
在现代化通讯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有了电话,便少了春节里的劳碌奔波,一个电话过去,把春节的祝福送给了对方,电话里,听得到对方亲切的话语,朗朗的笑声。即使不见面,也一样温馨如故。再到后来,又有了短信,群发短信,可以把祝福的话语同时转送给许多亲朋好友;想出去走动走动,坐上私家车,便可以举家风风光光地出行,饱览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愉悦着身心。
如今,很多人不用研磨铺纸地写对联了,各种印刷精美的对联在街上惹人注目,有的商家还会免费赠送你几副对联,购物的同时,把金光闪闪的福气迎到了家。造型各异的中国结,巧夺天工的窗花,无不彰显着现代化工艺的精妙绝伦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这些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今天的过年少了诸如拜年磕头、办年货等项目,同时也多了许多选择,如看春节晚会,看花灯,猜谜语,朋友聚会,居家旅游……但不变的是喜庆,是团圆,更多了潇洒、多了享受、多了安详、多了幸福感。过去的热闹已经过去,而传承下来的是那浓浓的亲情,友情、宽容、快乐……
其实,只要我们都心怀善良、阳光、积极、美好,每天都是过年呢,一如诗中所言: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你说,是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894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