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晓风散文,为那美丽的文字和美丽的情怀而感动。
“校车过中山北路,偶然停在红灯前。一阵偶然的阳光把一株偶然的行道树的树影投在我的裙子上。我惊讶的望着那参差的树影——多么陌生的刺绣,是湘绣?还是苏绣?然后,绿灯亮了,车开动了,绣痕消失了。
我那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像过年时乍穿新衣的小孩,又像猝然间被黄袍加身的帝玉,忽觉自己无限矜贵。”
“ 在乡间的小路边等车,车子死也不来。我抱书站在那里,一筹莫展。可是,等车不来,等到的却是疏篱上的金黄色的丝瓜花,花香成阵,直向人身上扑来,花棚外有四野的山,绕山的水,抱住水的岸,以及抱住岸的草,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美的重围了。
在这样的一种驿站上等车,车不来又何妨?事不办又何妨?
车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忘了,事是怎么办的,我也忘了,长记不忘的是满篱生气勃勃照眼生明的黄花。”她有着这样一颗容易感动容易快乐的心!这样雅致的情怀!裙子上参差的树影能让她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疏篱上的金黄色的丝瓜花能驱散琐碎的小烦恼,并让她长记不忘那明媚之美。
文人的心大抵都是这样柔软,常人眼里平凡不过的事物,却能让诗情画意在他们心里荡漾开来。美好快乐的心境像清泉般滋润着他们的生活。
从《敬畏生命》开始认识张晓风——恬静,清新却隽永非常,从那时起就开始喜欢上她的散文了。后来来对她渐渐的了解的多了,才知道她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一切释然!她那“婉中带刚劲”的笔风竟是有佛家的出入之辩。
就像她的名篇<<不朽的失眠>>描述失意的张继的心思是那样的千回百转,从愤然到释然,虽然是短暂的一夜,却是心态描绘的那样的令人信服。就好像她自己穿越千年回到姑苏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失意者一样。我毫不怀疑的认为是她那虔诚的礼佛之心赋予了她散文中如此强烈的人文情怀。对生命的由衷的赞扬,对自然由衷的敬佩是她散文思想的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625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