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深的眷恋,对于故乡的回忆总是回时不时在脑海里回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乡野味留齿香》这篇文章吧!
今年夏天,远在广东打工的大哥一时心血来潮,在微信上对他女儿念叨,想吃油炸知了猴了(注:蝉的若虫。),能不能捉了些油炸后给他寄过去。不久得到回复:没有!原因是现在知了少得可怜,她夜里拿了手电筒在树林里摸索了大半夜才找到统共不过七八只,根本没办法寄过去。
我不知道大哥看到这个信息心里会作何想,我想如果换成我心里一定会失望至极的,这样的“美味”恐怕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今后估计是很难吃得到了。
对于我们60、70后这一代人来说,人到中年,该吃的东西基本上能吃到了,想吃了东西也能吃到了,这是我们儿时想也没想到的口福。可是我们的味蕾这时候偏偏跟我们作对,总觉得即使是山珍海味一旦经过我们的口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似乎缺少点什么。只是偶尔坐下来扯闲篇儿时,无意间提及儿时吃过的东西,便突然点亮了久已沉寂的思维,激活了久已麻木的味蕾。
我的童年时光,似乎没有什么五彩斑斓的颜色,残存在记忆中的只有或多或少的单调色。那时七八十年代刚刚过渡,农村生活稍微有点起色,物质还相对匮乏,杂粮面勉强填饱肚子。一家子儿女多,父母无暇顾及,只能满野地“放羊”。我们这些小孩子拖着鼻涕,穿着撅襟儿黑布棉袄兜裆肥棉裤,趿拉着灯芯绒布棉鞋,留着“粪铲头”、“茶壶盖儿”、“木梳背儿”满世界疯跑。直到看见自家烟囱里冒出灰白色的炊烟,听到娘在村头焦急地喊着我们的小名,这才一窝蜂地跑回家。端一碗红薯稀饭,拿一个玉蜀黍面馍馍,蘸着蒜泥、炒豆瓣酱或者辣椒油,和大人一起蹲在自家门口向阳的墙根底下,磨台石磙子上,中午是豆杂面条掺芝麻叶,稀里呼噜吃个肚皮圆。白面馍馍猪肉馅儿饺子只是过年才能享受的美味,吃上一顿从春节一直到端午都忘不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601389.htm